春假出遊,磕碰受傷需打破傷風嗎?四種情況最易感染,危及生命

2020-01-11     御頤生



過年的假期越來越近,忙碌勞累了一整年的人們,迎來了闔家團圓的幸福時刻。春假是舉家出遊的好時機,但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磕磕碰碰,受點小傷,尤其是活力十足的孩子與腿腳不便的老人。此時一個耳熟能詳風險就要引起重視了——破傷風。

什麼是破傷風

破傷風是一種由於特定細菌感染而造成的疾病,致病菌是破傷風桿菌,它是常和創傷相關聯的一種特異性感染。



破傷風桿菌在自然界中幾乎無處不在,平時以芽胞狀態分布於自然界,尤以土壤中最為常見。它可以在土壤中生存數年之久,而且對環境有很強的抗力,能耐煮沸15~90分鐘。家畜和人的糞便中均可含菌,隨糞便排出體外後,會在土壤中潛伏,等待時機感染傷口。所以,只要是在野外受傷,尤其是接觸土壤的傷口,就會有很大機率接觸到破傷風桿菌。

破傷風桿菌是一種厭氧菌,侵入傷口以後,一旦形成他所需要的缺氧條件,就在傷口內繁殖,分泌毒性極強的外毒素,侵入肌肉組織,並沿著與神經衝動相反的方向,向上傳遞。當毒素作用於腦幹和脊髓後,會造成肌肉的強烈痙攣。如果影響到呼吸肌,極容易造成窒息危及生命。

破傷風的危害有多嚴重



在缺乏醫學干預的情況下,患者死亡率高達100%,即使經過綜合的醫學干預,其平均病死率為20%~30%,重症患者高達70%,新生兒及老年人的病死率尤其高。主要致死原因是肌肉不受控的痙攣,而繼發的窒息、肺不張、心力衰竭、肺栓塞等併發症。即使經積極的綜合治療,病死率在全球範圍仍高達30%-50%。高齡者病死率更高。所以大家對破傷風的預防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有傷口一定要進行正規的處理,不要一時圖方便用什麼土法偏方。

什麼樣的傷口容易感染破傷風



1.有異物的傷口:如木頭、玻璃等的碎片同時存在,尤其是鐵鏽污染的傷口。

2. 外面小裡面深的傷口:破傷風桿菌可污染深部組織,如果傷口外口較小,傷口內有壞死組織、血塊充塞,或填塞過緊、局部缺血等,就形成了一個適合該菌生長繁殖的缺氧環境,使破傷風更易於發生。尤其是小兒患者的手腳刺傷多見。

3. 動物的咬傷:例如犬、貓、蛇等。動物的牙往往造成很深的穿刺傷口。傷口的外口不大,但是內部很深,人的傷口癒合的時候,其實表皮要比深處的肌肉癒合更快,這樣就很容易形成密閉環境,所以這類傷口最容易形成缺氧環境。尤其是處於野外或者其他無法及時醫治的狀況時,更容易造成破傷風桿菌的繁殖。

4. 土法偏方處理的傷口:還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土法的傷口處理辦法,經常以泥土、香灰、柴灰等土法敷傷口,還有就是拿一些草藥敷在傷口上,這種做法其實更易致病。雖然表面上看能把血止住,但是也很可能把污染帶到傷口深處。

受傷之後應該怎麼辦?

破傷風本質是一種傷口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疾病,因此徹底清洗傷口不給破傷風桿菌繁殖的機會,是預防破傷風的第一步。開放性的傷口常有污染,尤其是窄而深的傷口,清洗不徹底的話極容易遺留病菌造成感染。



1. 清水沖洗:一旦受傷,第一時間用清水沖洗,不要殘留污染物。此時需要注意,這裡的清水最好是流動的自來水,其次是瓶裝水,千萬不要用河水、井水、水缸儲存的水,因為靜止的水體中病菌更多。

2. 不要包紮:如果不是出血嚴重的傷口,儘量不要包紮!儘量不要包紮!儘量不要包紮!沒有經過徹底清創的傷口如果過早地包紮起來,反而會把病菌留在內部,一定要經過外科醫生徹底清創之後才能包紮。

3. 及時送醫徹底清創:千萬不要以為流血止住結痂傷口就好了,因為封住傷口容易,清除細菌困難,這樣反而會把細菌留在內部。經過簡單清洗以後一定要及時就醫,外科醫生會重新打開傷口,里里外外徹底消毒,確保不會把病菌留在體內。雖然看起來很疼,但是很有必要。

4. 就醫時間越早越好:6-8小時以內及時處理,一般都能達到一期癒合,也就是不繼發感染,不留疤或者少留疤。

受傷後沒法及時就醫怎麼辦?



對於一些野外玩家,深山老林跑的太遠,或者在交通實在不方便的地方受了傷,只能臨時處理傷口,就要注意以下問題:

8-12小時:如果傷口污染嚴重,或者已經超過8-12小時,但尚未發生明顯感染的,已經經過初步處理的傷口皮膚的縫線暫不結紮,傷口內需要留置鹽水紗條引流。

24-48小時:到24-48小時仍然沒有感染者,可將縫線結紮使創緣對合。如果傷口發生感染,則取下縫線,按感染傷口處理。

感染傷口的處理:用等滲鹽水或呋喃西林等藥液紗布條塞在傷口內,引流膿液促使肉芽組織生長。

肉芽生長較好時,膿液較少,表面呈粉紅色顆粒狀突起,擦之可滲血,同時創緣皮膚有新生,傷口可逐漸收縮。如果肉芽有水腫,可用高滲鹽水濕敷。如果肉芽生長過多,超過創緣平面而有礙創緣上皮生長,可用10%硝酸銀溶液棉簽,塗抹肉芽面,隨機用等滲鹽水棉簽擦去。

對已癒合的傷口:如有異物或炎性腫塊者應切開處理,否則更容易形成厭氧環境。

最後強調一點,如果真要去縱情山水,最好還是隨身攜帶棉簽、生理鹽水、呋喃西林、紗布、硝酸鹽溶液等應急物品。

不同人群破傷風的針要怎麼打?

處理完傷口之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步驟就是打破傷風針。破傷風針是老百姓通俗的叫法,其實它分為兩種,一種是破傷風疫苗,也就是類毒素,幫助身體產生抗體,屬於主動免疫;另一種是破傷風抗毒素,被動對抗破傷風毒素,屬於被動免疫。被動免疫指的是受傷後就於24小時內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目的是中和游離的毒素。

對於不同年齡的人處理並不相同:

一、年輕人和小孩:


1.主動免疫:

對於年輕人來說,出生時國家已經普及基礎免疫,一般在嬰兒階段注射的"百白破三聯"疫苗,就含有破傷風類毒素,共注射3次。

接受過全程預防(3次)注射者,一旦受傷,只需再注射一針破傷風類毒素就可起到免疫保護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打過疫苗就絕對沒事。如果未堅持強化注射,只是在嬰兒階段注射過,過了免疫年限,受傷後不採取措施仍然可能發生破傷風。所以一旦受傷以後,最好還是要去補一針。

對於一些不放心的人來說,或者經常去野外的人來說,為使免疫力保持持久,可以主動在1年後應強化注射1次,以後每隔5年強化注射1次。

2.被動免疫:



二、老年人和免疫史不清的患者:



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人出生時,國家還沒有推廣基礎免疫,所以很可能沒有打過破傷風疫苗。

1. 對於可能沒打過疫苗或者免疫史不清的患者,首選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可在體內維持其有效濃度的時間可達2-3周,能有效抵抗破傷風的侵襲。

2. 缺少條件者可使用破傷風抗毒素,用法類似。也是一般在早期應用有效,一般也只用一次。

3. 使用過被動免疫製劑之後,最好還是進行疫苗全程預防(3次)的注射,醫生會算好日期要求你來注射。以此來獲得長久的免疫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fI3nG8BUQOea5Ow3Hx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