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位懷孕6個月的准媽媽聊天。
她說自己現在每天晚上8點鐘左右,都會用手電筒和胎寶寶做遊戲,也是胎教的一種。寶寶應該很喜歡,在肚子裡跳躍得很歡快。
光照的確是一種胎教方式,但是,光照胎教真的需要晚上用手電筒和寶寶進行互動嗎?寶寶的跳躍真的是歡喜嗎?
我們不如先從胎寶寶的視覺發育來了解一下。
在孕8周左右,胎寶寶的眼睛就開始發育。這時剛形成眼部構造,上下眼臉還沒有分開。
在孕16周左右,胎寶寶對光線就十分敏感了。有實驗證明,用手電筒的光線有節奏的照射孕媽媽的腹部,胎寶寶就會努力睜開眼睛,把臉轉向光亮的地方,胎心率也會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在孕24周後,胎寶寶就完全具備了感光能力,會主動尋找光源。當孕媽媽在光線明亮的戶外時,胎寶寶沒準兒就貼著媽媽的肚子向外「看了又看」呢。
剛剛出生的嬰兒,只能看到30-40CM之內的物品,這與胎寶寶在子宮的位置長度相當。出生10分鐘後,新生寶寶就能發揮視覺作用,不但能夠看見近距離媽媽的臉,還具有認識模型和判斷圖形的能力哦!
因為視覺是人類高等的感覺,不僅能夠觀看,還能有遠近、立體、濃彩、色感等複雜的作用。正常情況下,12歲左右的孩子,視覺才基本發育完成。
很多孕媽媽會比較好奇,自己的肚子裡有沒有光線?寶寶在肚子裡是不是黑漆麻烏,什麼都看不見?
這樣的想法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子宮裡,除了羊水外,還有一層絨毛膜、子宮壁和腹壁。
但事實上,胎寶寶在媽媽子宮裡並非什麼東西都看不見。通過現代的科技手段能夠清晰地看到,當光照到媽媽的腹部時,胎寶寶是能夠看見一片紅紅的光暈,就和手電筒照手背時從手心中見到的紅光是一樣的效果。
而且,倘若孕媽媽去做羊穿,通過B超能夠看到有些胎寶寶具有躲避針頭的能力哦!
支持孕媽媽進行手電筒光照胎教的理由,多是因為手電筒一閃一閃的光亮,會讓胎寶寶在肚子裡動起來,似乎和媽媽在進行互動一樣。
那麼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大晚上你睡得正香甜,忽然有人進入臥室,直接把很明亮的頂燈打開,或者直接用手電筒照射你的眼睛,那麼你是怎樣的感覺?
是的,大多數人都會嚇一跳,從睡夢中立即醒來,在半夢半醒之間還會有恐怖的感覺。
換成肚子裡的胎寶寶呢?也是一樣的道理啊!他在媽媽肚子裡正睡覺、玩耍等,悠然自得,忽然被一陣強光打擾,你說他是開心呢?還是恐懼呢?
事實上,劇烈的胎動,並不意味著胎寶寶的歡快,也有可能是胎寶寶在生氣、大發脾氣哦!
通過超聲波觀察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當手電筒一閃一閃地照射孕媽媽腹部的時候,胎寶寶雖然會看向有光亮的地方,但也會感到不悅或者驚惶不安。
所以,在胎兒期,孕媽媽儘量不要用強光手電筒來刺激寶寶還未發育好的視覺,這是過猶不及的愚蠢做法。
所謂胎教,就是要根據胎兒的各個感覺器官發育成長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適當的刺激,刺進胎寶寶的健康成長發育。
而所有的胎教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以胎寶寶的舒適和適應為準則。
美國的一位醫學教授通過長期臨床實驗發現:充分的光照可以釋放一定量的褪黑素,能夠讓失落或抑鬱情緒得到緩解,心情會明顯改善。
孕媽媽在孕期里本身就會受到孕激素的干擾,情緒起伏比較大,所以更需要充分的光照。
孕媽媽可以多到外面散步,多曬太陽哦,這種柔和、自然的陽光才是讓寶寶感受到光照胎教的最好方法。如果是在室內,真的無需為子宮裡的寶寶使用過強的手電筒,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多是在睡眠狀態的,無需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