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大戰,是生意,也是服務

2019-08-25   第一財經廣播

全文1117字,閱讀時長約4分鐘,懶得看可以聽哦

如果近期有人趴在你車窗瞄來瞄去,請不要報警,這是銀行的客戶經理在戶外作業,只是想看看你有沒有安裝ETC。

其實這幾天,很多人的手機簡訊和朋友圈ETC這個詞刷了屏。

更熱鬧點的,在各大銀行網點,你都能看到——「辦ETC找工行,新客戶贈100元通行費、加油立減50元等十重厚禮」、「農行ETC一站式服務,在線申請,坐等OBU設備送上門,高速通行費最低9折」、「招行ETC線上預約即可抽獎,100%中獎」。

那麼ETC大戰是緣何爆發?大戰之中究竟是消費者可以享受更好的服務?還是新風口的搶奪?我們一探究竟

一個車內的小裝置,一個巨大的兵家必爭之地

【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即高速公路不停車繳費系統在汽車擋風玻璃內側安裝一個車載設備】

早在,2008年3月開始我國就開始試點推廣ETC。而政策利好,讓ETC在2019年突然站上風口。

到了今年的5月,國辦印發《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提出力爭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各省(區、市)高速公路入口車輛使用ETC比例達到90%以上,實現手機移動支付在人工收費車道全覆蓋。

此外,國家政策還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行,通過積分、打折、返利、紅包等形式,給予ETC車輛不少於5%的通行費優惠。

目前看來ETC戰場上,各路好漢已經備戰待急,銀行,第三方支付及後。截止8月末全國ETC用戶已達到1.07億,預計年底將突破1.8億,還有7000多萬的安裝量。

ETC大戰突然升溫的背後,是過億優質客戶的爭奪戰,是支付場景的爭奪戰,也是面向汽車後市場的一次前哨戰。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據了解某國有大行對ETC的營銷費用投入高達百億元。另一家大行人士也表示,自己所在的銀行已投入幾十億元。

除了銀行來勢洶洶,支付機構們也不甘示弱,兩大支付巨頭——微信支付、支付寶於7月1日相繼宣布即日起可在線辦理ETC。7月1日正是「推動高速公路ETC發展應用」優惠政策實施的首日。

據介紹,在微信端搜索ETC申辦小程序,僅需35秒,就能完成申辦流程。目前,微信已有50多個小程序支持ETC服務,微信城市服務的ETC服務也覆蓋了8個省份118個城市。

互聯時代,搶占的就是入口,就是份額。而ETC設備及綁定的銀行卡對於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就是「場景+金融」的想像空間。

生意做成,服務就變味了?

生意特別好,特別大,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ETC呢?這是一個問號?比如,某些銀行對客戶聲稱「不辦就不批貸款」、「要辦信用卡」、「要凍結一筆保證金」等等,本來多方受益的一件事,現在變成了霸王條款,那麼究竟是方便群眾呢?還是只想著做生意呢?

這跟路上拉著你強行健身的小哥哥們又有什麼區別呢?

很多自駕游的朋友應該遇到過這樣的場景,一些收費站人工繳費的過道三四條,但ETC過道只有一個!走ETC通道比人工的還堵。

再有,有些粗心大意的司機朋友自己的愛車沒有安裝ETC但是走錯了ETC通道,現場處理不及時,造成了人為擁堵這是管理不到位啊,不停車繳費,無人過通道,可不能真的沒人管理。

說完了服務我們再來聊聊安全方面,ETC安裝中,銀行搜集了海量車主的身份信息、手機號、車輛信息等等。信息維護不好,就會泄露、販賣,流到不法份子手裡面。

其實有些銀行的電話營銷,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反覆撥打,對很多人的工作和休息造成了嚴重的騷擾——誰能保證捆綁了銀行卡的ETC辦理車主,不會面臨以上問題的騷擾???用過去賣理財的舊思維,走信息互聯時代的新路,哪有不崴腳的道理?

有人戲言,ETC的搶客大戰已經把銀行人活生生逼成了段子手。最近無論是微博、朋友圈,與ETC有關的熱門段子隨處可見,國家政策給力,各方管理服務也要到位,好生意想做長久了,歸根到底需要好服務,好產品。

作者:雨蕭

編輯:侯憶楓

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微信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台授權。本文涉及個股不推薦買賣。

「第一財經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