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為什麼掉隊?

2020-08-01     新文化商業

原標題:Google為什麼掉隊?

作者 | 千水

今日,美國商務部宣布,二季度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9.5%,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然而,同樣在今日,亞馬遜,蘋果,Alphabet和Facebook四大科技公司公布Q2財報,他們的財務業績與美國經濟的整體經濟狀況形成了鮮明對比,上揚的收入和股價走勢震驚了華爾街。

亞馬遜的銷售額比去年前增長40%,利潤翻了一番;Facebook的利潤增長了98%;蘋果雖然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關閉許多線下門店,但全世界範圍內的產品銷售額卻顯著增加了,獲得112.5億美元的利潤;而四大巨頭中唯一的落後者Alphabet,廣告收入雖明顯下降,但仍然好於華爾街預期。

四巨頭Q2財務情況

1、亞馬遜:

2020年上半場,最亮眼的公司當屬亞馬遜。我們看看這半年亞馬遜的股價走勢有多猛:股價從2020年1月初的1800美元直接躥升到3200美元,增幅高達78%,市值逾1.5萬億美元,直逼2萬億而去。

我們知道,沙特阿美(Saudi Aramco)是有史以來全球第一家市值達到2萬億美元的公司,而從股價走勢來看,亞馬遜有可能成為美國第一家市值達2萬億美元的公司,目前的市值為1.52萬億美元。其他爭奪該寶座的競手還有蘋果和微軟,市值分別為1.62萬億美元和1.598萬億美元。

財報顯示,Q2亞馬遜平台的出售的商品訂單猛增57%,網上銷售額增長49%,增速均為去年同期的三倍多。

今年4月,貝佐斯向投資者風險預警時提到,預計該公司不會有營業利潤,甚至可能會出現虧損,因為該公司計劃花費約40億美元用於新冠相關的支出,例如臨時加薪,為配送環節增加安全防護措施等。然而結果是,這些成本遠遠低於線上購物需求激增帶來的消費金額激增。據財報顯示,亞馬遜在線零售額仍增長了48%,實現52億凈利潤,同比增速接近翻倍,成為該公司歷史上凈利潤規模最大的單季度業績。

稍微遺憾的是,亞馬遜利潤豐厚的雲計算業務的銷售額為108億美元,僅增長29%,低於分析師預期。

2、Facebook

Facebook第二季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達到187億美元,而利潤躍升了98%,達到52億美元。根據FactSet提供的數據,該結果遠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73億美元的收入和39億美元的利潤。

據財報顯示,臉書的MAU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第三方數據顯示,超過30億的人經常使用Facebook或其旗下產品,每天約有24.7億人使用Facebook的一個或多個應用程式。儘管監管機構越來越多地對臉書進行審查,也質疑其應用大數據能力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甚至壟斷,再加上屢上報端的關於仇恨言論傳播的指責等;但從結果上看,用戶和廣告商依然保持著對Facebook的使用熱情。

不過,Facebook於財報發布當日警告投資者,因對仇恨言論不作為而被大廣告商抵制,將對其7月份收入產生嚴重影響,同時,COVID-19帶來的更大經濟動盪將在後面一段時間,最終損害到Facebook的利潤。

3、蘋果

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人們仍在大量購買蘋果設備,並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蘋果的應用程式和服務。

蘋果財報顯示,其二季度銷售額增長了11%,達到597億美元,利潤增長12%,達到112.5億美元。這兩個數字都輕鬆超出了分析師預期,此前大部分華爾街分析師預測這兩個數字都將呈現負增長。

推及原因,疫情隔離期間,越來越多的上班族被迫遠程辦公,因而iPad和Mac計算機的銷售表現強勁。此外,網際網路服務方面業務的收入也激增,其中包括蘋果公司從App Store減持的銷售額,這也是近期美國和歐洲反托拉斯調查的主題。iPhone仍然是該公司最主打的產品,但近兩年增長緩慢,縱觀過去七個季度,該季度是第二次實現了小幅銷售增長,表現也是超出預期的。蘋果還於周四宣布了股票分割交易,這將使其股票數量翻兩番,從而使人們能夠以當前股價的四分之一購買該公司的股票,該股票目前的股價周四報收於384.76美元。

4、Alphabet

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第二季度總營收為382.9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89.44億美元下降22%,不計入匯率變動的影響為同比持平;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Alphabet第二季度凈利潤為69.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9.47億美元下降30%。

報告稱,由於廣告商支出放緩,二季度收入首次出現下滑。但該公司公布的收入為383億美元,利潤為69.6億美元,仍大大高於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Alphabet的財務長露絲·波拉特(Ruth Porat)表示,廣告收入「逐漸改善」。下降的主要原因是Google搜索業務的廣告銷售下降,但是隨著YouTube廣告收入和雲計算業務的增長,彌補了google廣告業務下滑,可以看到Alphabet業務多元化的努力已經開始獲得回報。

Google功課差在哪?

從上面四家公司最新的財務數據可以看到,Alphabet與其他三家走勢是有些出入的,甚至反著來。我們將時間周期拉長,就可以看到,Google的營收乏力問題從很早就已經顯現了。

在商業上,Alphabet重心幾十年如一日在Google本身,尤其是Google的在線廣告業務。該業務板塊這幾乎產生了集團收入和全部利潤的83%。從集團產品架構來看,仿佛所有的產品和服務都是圍繞著Google轉,從而形成銷售,購買和提供廣告服務、評估廣告結果「一條龍」的在線廣告商業模式。谷歌在全球科技公司範圍內的地位與在線搜索在所有功能業務中的重要性一致。這意味著,搜索是Alphabet的核心,當搜索被各種服務所取代時,這家公司的命數也就到頭了。

上周,微軟報告稱搜索廣告收入下滑了18%,Alphabet表示,谷歌搜索廣告收入下降了10%,這使該公司的總收入有史以來首次下降,但仍比競爭對手高。但因為Google的下滑,整個集團的財務表現立馬就弱下來了。

除了搜索支撐的廣告業務,Alphabet投入大手筆的雲計算業務和前瞻性業務並沒有達到預期。X實驗室,Waymo自動駕駛子公司以及Verily生命科學部門等其他多個部門的收入,從一年前的1.62億美元下降至1.48億美元。其他前瞻性部門虧損為11.2億美元。

特別值得細說的是雲計算業務。亞馬遜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亞馬遜雲服務(AWS)的營收為108.1億美元,同比增長29%;營業利潤為33.57億美元,同比大增58%,占據該公司58億元總營業利潤的57.88%,貢獻了該公司過半的營業利潤。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財報顯示,該季度,谷歌雲(包括谷歌雲平台(GCP)和G Suite)的營收為30.0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21億美元相比,同比增長43%,這一增長率低於第一季度52%的增長率。

通過兩家公司公布的財報可以得出,今年二季度,亞馬遜的雲計算業務營收是谷歌的三倍多。

事實上,2019年底,谷歌為其雲計算部門「谷歌雲」(Google Cloud)設定了目標,高點宣布其將在2023年之前擊敗其競爭對手微軟Azure和亞馬遜雲服務(AWS),顯示了自己在雲計算領域的投入決心和野心。

而當時,在公共雲市場,亞馬遜雲服務在公共雲基礎設施市場中占有大約50%的份額,排名第一;微軟Azure占有20%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谷歌雲所占的市場份額為個位數,排名第三。從市場份額和增長率來看,谷歌雲與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的距離正在拉大。

2015年8月,Sundar Pichai接任Google成為CEO,成為Google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新老闆,此後Alphabet的市值在四年幾乎翻了兩倍。去年12月,為獎勵Pichai的赫赫戰功,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退位同時,將谷歌的母公司部分股份也交給了他。

但Pichai面對的是一家巨型傳統公司,隨著去年創始人離職和新辦公大樓搬遷,Google的組織革新任務變得前所未有的艱巨。缺乏創新、過於保守傳統、收入增長乏力、創業時期隨心所欲的文化難以維持、改革困難等問題已經是Google公司老生長談的問題了,而Pichai今年特別重新提起了這個任務的緊迫。

《經濟學人》在對Google的深度報道中指出:「就像矽谷的抄寫員之一史蒂文·列維(Steven Levy)在2011年所說的那樣,只要Google的廣告產品仍是「每一個敢於創新的金線安全網」,這一切都無關緊要。但與競爭對手相比,在利潤率,股市表現上,創新能力Google都在退步。」

不過,Google能否回到巔峰,還要看其組織革命的決心有多大以及疫情到底什麼時候褪去。

部分數據、採訪內容參考自:

The Economist:Google’s problems are bigger than just the antitrust case

The NewYork Times:The Economy Is in Record Decline, but Not for the Tech Giants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d9wqHMBd8y1i3sJ1A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