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的指紋,是種具有唯一性的人體特徵,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世界上不存在擁有相同指紋的人,所以早在三千多年以前,我們的先祖就懂得利用指紋作為證明的依據。
西周時期的老百姓在進行大宗交易的時候,官府要求他們「以質劑結信而止訟」,質劑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合約或者協議,一式兩份,簽字畫押摁手印之後即為生效,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
指紋
為了避免訴訟,雙方要簽訂有法律效力的契約,而這個契約之上,一定要留下雙方的手印,這樣才能作為合法憑據。這種帶有手印指紋的「質劑」,在漢代叫「下手書」,在唐代叫「畫指券」,作用都是一樣。
在秦朝,指紋被運用於案件偵查,當時主管刑獄的叫廷尉,廷尉在審判罪案時經常以「手跡」作為證據,這個「手跡」就包含有指紋。除了當作法律依據以外,指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備受關注,俗話說「十指簸箕籮,窮富斗中求」,過去老百姓認為指紋的形狀和數量,關係到一個人的前途命運,你聽過這樣的說法沒有呢?來看看你的手指有幾個「籮」?是啥寓意?
指紋
有首童謠你一定聽過:「一斗窮二鬥富」,有的地方唱「一籮巧,二籮好,三籮四籮背稻草」,這些童謠有點類似於 「讖語」,老人家認為,看一看小孩的指紋有多少個斗,就能預言將來長大後有沒有出息。
「斗」,也叫「籮」,但不是所有的指紋都叫「斗」和「籮」,還有一種叫「簸箕」,按老百姓的說法,斗比簸箕好,而且斗的數量越多越好,比如「七斗八斗把官做,九斗十斗享清福」,所以小孩子在一塊玩耍的時候,也經常喜歡扳著手指比誰的斗更多一點,有些孩子手上的斗比較少,或者乾脆沒有斗全是簸箕,那他就會垂頭喪氣,好像自己將來真的不如別的小夥伴一樣,這就是「十指簸箕籮,窮富斗中求」的由來。
指紋
手指上的這個指紋,怎麼看是籮還是簸箕呢?籮就是斗,指紋的形狀有點類似樹的年輪,指紋的紋路環繞成一圈一圈的圓形,為什麼叫籮斗呢?因為過去老百姓裝東西的器具就叫籮或者斗,可以儲存有價值的東西,比如糧食。
簸箕紋則剛好相反,它的紋路無法形成閉環,會有一個缺口,看上去就和傳統的簸箕一樣,因為簸箕也有一個開口,可以將東西鏟進去,過去老百姓用簸箕鏟稻穀,然後上下顛簸起到揚去糠殼的作用,弄好之後又可以通過簸箕上的開口將糧食倒入斗中進行儲藏,所以那種沒有圓圈,有缺口的指紋,就被稱作簸箕紋。
指紋
俗話說「十指簸箕籮,窮富斗中求」,斗的數量,真的可以預示一個人的命運嗎?除了千百年來流傳「一斗窮二鬥富」的童謠以外,在古代的手相學中也有專門研究指紋的部分,不但講究斗的數量,還講究簸箕和斗的不同分布,比如斗具體在哪個手指頭,也有具體對應的說法。
民間甚至還講究在姻緣婚配時把男女雙方的指紋合一合,比如說十個斗碰到十個簸箕,就是天作之合,而如果兩個人的指紋正好相衝,可能這樁姻緣就不太理想,當然這些都是過去迷信的說法,咱們聽一聽當作民間趣聞了解就行。
指紋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指紋特徵,的確和他的健康存在某種微妙的聯繫,而且指紋也不是人類所特有,很多哺乳動物也都有類似的指紋特徵,比如猴子和大猩猩也有指紋,中科院和復旦大學的科研團隊就發現指紋特徵與生長基因存在一定的關聯。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過去古人用看斗和籮的方式推測人的命運,其實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畢竟,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指紋就和人的DNA一樣具有唯一性,通過觀測大量的指紋樣本或者DNA樣本,從中就可以發現一些生命的邏輯和規律,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人類一定破解我們的「指紋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