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村民全部姓「東」,專家前去探訪,從中揭開其神秘的皇室身份

2024-09-20     胡月芳

我們國家的姓氏文化很有意思,除了一些人數非常多的大姓之外,還有很多比較冷門的姓氏。有的字只是在姓氏中出現,而沒有其他的實際意義,這些字往往都比較生僻,如果身邊沒有這個姓氏的朋友,可能很多人都不會認識這些字。

有的姓氏更是稀少,因此這樣稀少姓氏的人,如果有機會遇上與自己同姓的人,那往往是要好好聊聊,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親戚關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姓氏也很少見,那就是「東」,仔細想想,身邊還真是很少有姓這個姓氏的朋友。那麼這個姓氏又是怎麼出現的呢?原來他們的身份可不簡單,竟然是大明朝的皇族後裔。

在莊河,一個叫做「六吉」的屯子裡,居住的人並不多。這裡風景很好,人們都十分滿足地經營著自己的小生活,雖然與外界接觸不多,但是每當有人來到這裡時,他們都非常熱情地對待來人。如果你有興趣,他們還會跟你們說說自己村子的歷史。這個村子裡「東」姓占了一大半,這其中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歷史?別著急,下面我們慢慢說。

王朝更替是一個殘酷的過程,也是歷史發展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我們知道,中國經歷了很長時間的封建社會,也經歷了很多朝代更迭。每一個王朝的建立者都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江山能夠在自己的後代手中流轉萬年。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甚至不惜殺掉當初跟隨自己戰場拼殺的兄弟,好為自己的後代打下基礎。他們往往凡事都親自處理,為的就是積攢下治國的經驗,傳遞給自己的子孫,好讓他們能夠一直處在封建政治的中心。

可惜即便開國者再努力,這畢竟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當然不可能實現。他們即便是做出再多的準備工作,也難保後世會出現一些貪圖享樂、只顧著自己,而不顧及百姓的君主。這樣的君主嚴苛對待百姓,那麼百姓受到壓迫之後自然會想辦法反抗,於是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朝代,封建社會長久以來,就是這樣更替。

朱元璋也是如此,當他從一個最底層的,連飯都吃不上,自己父母都被餓死的農民起步,一步步走向政治最高峰的時候,他的內心是強大的,也是恐懼的。他的大半生都在戰場上,見識到了太多的變故,他接手了一個新的王朝,知道大位來得不容易。

為了穩固起見,他雖然自己不識多少字,卻請了全國最有文化的人來教導自己的兒子。他還殺掉了很多當初跟著自己的兄弟,背上殺功臣的罵名,就連劉伯溫這種文臣也沒能倖免。他裝作豪爽的樣子,宴請群臣,裝醉的時候卻在私下裡觀察這些人的反應,再偷偷地記在自己的小本上上。

就是這樣做還是不能夠讓他心安,他還要廣封自己的後人,讓他們分散在全國各處。他以為這樣就不會有意外,這個國家會一直在他朱姓手中,可惜他錯了。幾百年後,很多問題都顯露了出來,宦官逐漸掌握國家最高權力,開始擺布君主;朝堂中不以治理國家為要務,反而是處處算計;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善於奉承的小人卻能夠擁有權勢,這些都使得明朝走向滅亡。

當李自成從西門攻入的時候,大明的皇族都慌了,他們儘可能帶著值錢的東西趕緊逃走,為了傳承朱元璋最初的想法,保留朱姓血脈,他們決定從四個方向分別逃走。從西門走的自然是全部被殺,因為正好遇上李自成的隊伍,而其他三個方向的人分別出逃,東門最為幸運,因為離叛軍最遠。

他們約定,為了不吸引別人注意,出了城之後便不再以「朱」為姓。為了日後好相認,便以各自逃跑的方向為姓,而前面提到的六吉屯,那裡的人們之所以姓「東」,就是因為他們就是當初從東門逃出的那一支留下的後人。後來清朝逐漸獲取了統治權,也就放棄了對前朝皇族的追殺,最終「東」姓就在他們逃亡的地方生存了下來。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但這裡的人們沒有忘記歷史。每當大型節日,他們總會祭祀祖先。可惜的是,當初為了安全,他們毀掉了所有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們對祖先的思念,和堅持祖先留下的習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d5dc88f4698e395c765cbd0965742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