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真沒遇到方寸山師兄?菩提祖師:我有個徒兒,保護悟空已久

2023-12-19     金寶哥講故事

原標題:孫悟空真沒遇到方寸山師兄?菩提祖師:我有個徒兒,保護悟空已久

《西遊記》雖然是一部神魔小說,但素來以嚴謹著稱。正因為如此,《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廣受讀者們的喜愛。

不過常言道:人無完人,作者吳承恩也不例外,你若細讀過《西遊記》原著就會發現一些前後矛盾之處,好比孫悟空在方寸山修行之時曾有諸多師兄相陪,可孫悟空闖蕩三界已久,為何仍沒遇到方寸山的師兄們?

一、闖蕩三界多年

孫悟空下了方寸山之後,很快就憑藉「天生聖人」的身份威懾了東海龍王,從而搶奪了如意金箍棒。隨後孫悟空又仗著金箍棒的神威闖入了幽冥界,塗抹了地府至寶生死簿。

在太白金星的推薦之下,孫悟空先是做了養馬的弼馬溫,後又做了齊天大聖。書中是這麼寫的,住在大聖府邸的孫悟空夜眠一榻,無事牽縈,自由自在。閒時節會友游宮,交朋結義。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那九曜星九曜、五方將、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稱呼。今日東遊,明日西盪,雲去雲來,行蹤不定。

加之孫悟空後來攪擾蟠桃會、大鬧天宮,他的驚人壯舉更是轟動了三界。可直到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他依舊沒有遇到方寸山的校友們,也沒有同門師兄出來與孫悟空相認。

過了500年之後,孫悟空皈依了佛門,跟著唐僧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之路。在歷經了14年的風霜雪雨,孫悟空成功地護送唐僧走進了雷音寺,取經隊伍也成功地完成了西天取經大業。

在如來的封賞之下,孫悟空躋身為斗戰勝佛,成了靈山為數不多的諸佛之一。可不管是走在取經路上的孫行者,還是在雷音寺里成佛成聖的斗戰勝佛,孫悟空依舊沒有遇到一位師兄。

二、方寸山師兄

要知道的是,當年孫悟空初到方寸山的時候,樵夫是這麼對他說的:「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

樵夫所言非虛,孫悟空後來走進了斜月三星洞,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歸在了「悟」字門。和孫悟空一同修行的,還有三十四人。這些師兄們曾在孫悟空拒絕菩提祖師傳授采陰補陽之法時當場呵斥孫悟空,也在孫悟空變成松樹時大聲呼喊,喧鬧聲從而引來了菩提祖師。

然而孫悟空不管是在天庭、地府、取經路上還是西天靈山,仍沒有遇到一位校友,這又該如何解讀?

其實,若讀懂了菩提祖師的說法,或許能解開這謎團。

三、菩提祖師的說法

那時孫悟空因為賣弄神通被菩提祖師一番怒斥,最終被祖師趕出了方寸山。孫悟空臨走之時,菩提祖師還不忘出言警告:「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教你萬劫不得翻身!」

通過菩提祖師的這番話,或許能解釋孫悟空縱橫三界仍找不到校友的原因,只因每位弟子離山之時,菩提祖師都出言告誡了一番,大概的意思和警告孫悟空一樣,就是不得吐露方寸山和菩提祖師的秘密。

這樣一來,似乎能夠解釋「孫悟空找不到師兄」這一問題,但你如果再細品菩提祖師另外一句話,就能發現菩提祖師還有一位徒弟,他早就發現了孫悟空的師承來歷,還在暗中相助多時。

原來,當年孫悟空拜在菩提祖師門下之時,祖師是這麼說的:「我門下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到你,正當『悟』字。」

看到這裡離,眼尖的讀者會發現,孫悟空歸在了祖師門下的第十代,而如來的「如」則歸在了第六代。而且將如來視為孫悟空師兄的話,還能解釋以下謎團。

1、當年孫悟空大鬧天宮之時,如來接了玉帝的聖旨趕到了第一現場。讓人奇怪的是,如來沒有直接動手,反而不斷向孫悟空打聽師承來歷。

聽聞孫悟空乃「尋師悟太玄」,還練成了長生術和72變,如來竟破天荒地和孫悟空玩了一個賭賽,還讓孫悟空在手掌心裡駕起了筋斗雲。

如來的舉動 ,是不是在探孫悟空的虛實,看他是否源於方寸山一脈?

2、隨著如來將肉掌一翻,孫悟空就這樣被壓在了五行山下500年之久。可要知道的是,玉帝的旨意並非讓如來鎮壓孫悟空,而是將其擊殺。

可如來卻借著五行山的結界變相保護了孫悟空500年之久。還讓山神、土地、五方揭諦在五行山下駐紮監守。

3、500年後,如來又派出觀音向孫悟空拋出了橄欖枝,繼而讓孫悟空成了西天取經隊伍的一員。儘管取經隊伍里的成員都是犯過錯誤的,但唯有孫悟空犯下了彌天大罪,到了罪不可赦的地步。

既然如此,如來為何還敢將孫悟空拉進取經隊伍?

4、取經隊伍剛走了 一半,如來就湊在孫悟空耳邊說了一句「功成之後,汝亦坐蓮台」。讓人咂舌的還在後面,為了讓孫悟空能夠繼續西去,如來甚至還讓觀音菩薩親自警告了唐僧。

觀音說道:「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須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

注意觀音的用詞,觀音說了「須是收留」、「須得他保護」、「才得到靈山」、「再休嗔怪」這四句話,每一句都好似鐵錘一般重重砸在了唐僧的心坎上。唐僧再迂腐,也聽得懂觀音的言下之意,足以可見孫悟空在如來心目中的重要性。

唐僧原是如來座下的二徒弟,孫悟空和如來又是何親何故?如果將如來視為孫悟空師兄的話,一切謎團迎刃而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c9754409355435658668c404b2a3a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