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源於網絡
人情債似乎是這個世界上最難還得清楚的一筆帳,任何人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會遇到一些這樣那樣的麻煩事,每當如此,很多人都會需要張口向他人尋求幫助,有人向自己的親人張口,有人找自己的朋友幫忙,可不管是經濟上的幫助,還是生活上的幫助,其實當一切的幫助開始發生的時候就會成為一種人情債,而這種債往往很難還得清,因為它並不會像金錢那樣容易算得清楚,本身就是不可控的,情感的投入也是不對等的,想要真正的算清楚必然也會造成傷害,或者是受到傷害。
而我的事情就是這樣的一種情況,經濟債還清了,人情債卻很難還得清,如果不是為了我的女兒,我真的想要讓女兒離婚,哪怕重新再找一個人生活也不想要讓她再跟我那個白眼狼的女婿在一起生活。
我姓劉,今年六十歲了,我這麼多年的生活其實還是有些坎坷的,一是因為我只有一個女兒,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沒有生一個兒子出來導致了後來在生活中經常被公婆嫌棄,就連我的丈夫也經常的會認為沒有兒子就沒有人給我們養老,可又能怎麼樣,既然沒辦法改變,我們就只能夠接受了。
其實我們也想過改變這種局面的,比如招個女婿入贅,當女兒到了結婚的年紀的時候我們第一的想法就是招個女婿上門,我們家的情況也比較的好,我跟丈夫這麼多年也有穩定的工作,再加上公婆當時對於傳宗接代的事情特別看重,所以他們也希望能夠招個上門女婿,到時候生了孩子跟丈夫的姓,這也算是他們老陳家後繼有人了,可是這種事情談何容易,也有願意入贅的,房子車子都是我們來承擔,甚至不需要男方家庭掏一分半點,可是卻沒遇到女兒合心意的,主要還是家庭條件不錯的,不願意入贅,願意入贅的都是一些家庭條件不好的,這就導致了女兒在接觸過程中感覺有挺多隔閡的,這才一直都拖著,沒有走下去。
直到後來女兒才自己認識了一個對象,也就是我現在的女婿,他的情況一開始我們還是有些擔憂的,他是家裡的獨生子,他們家的情況一般,但是也不算很差,所以我們擔心他們家裡不願意入贅,也可能不會願意以後的孩子跟我們家的姓,不過最後商量的結果是不算入贅,但是願意生兩個孩子,第一個孩子跟女兒的姓,第二個孩子跟他們家的姓。
我們考慮之後也覺得挺合適的,最主要的也是女兒願意,我們就這樣同意了,房子的話則是女婿家裡拿了一部分,然後他又張口向我們借了二十萬,才以首付的方式購置了一套房子,每個月的貸款也是由他們自己還了,我本想多給一些的,不過照老伴的說法就是該管的管,不該管的不管,就這樣幫助他們買了房子,他們的生活也才過了起來。
剛結婚後的日子其實我們這一大家子對待女婿還是特別好的,因為我沒有兒子,所以我平日裡就是把女婿當做兒子對待的,每次他們回來家裡的時候我都會給女婿做很多好吃的,寧肯批評女兒,也不會對女婿說一句重話,就連錢的事情我也從未催過他,老伴也是如此,我們都對女婿保持著足夠多的關心與幫助。
當然,女婿對我們也還挺好的,無論是我跟老伴的身體原因,還是在婆婆去世的時候他都會忙前忙後的在家裡幫忙,這些我們都看在了眼裡。
後來女兒懷了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會跟著女兒的姓,這讓我們特別的高興,尤其是老伴,直接就給包了一個五萬塊錢大紅包,女兒女婿也都收了下去,緊接著就是幫助帶孩子的事情了,因為頭胎是跟著女兒姓的,所以帶娃的事情就都交在了我們的手上,我還專門辭了工作,跑去了女兒家裡全職的幫助他們帶娃,而這一帶就是三年。
直到女兒懷了第二胎之後,我的心思有了改變。
二胎出生之後家裡其實就有些忙不過來了,我就讓女婿把他母親叫過來一塊帶娃了,這樣的話兩個老人照顧兩個孩子還是挺不錯的,可親家母來了之後我才發現我們之間的生活習慣有那麼大的差距,比如我這個人喜歡乾淨衛生的家庭環境,可是親家母那人大大咧咧的,一點也不注重衛生,自己用的筷子就給孩子們喂食,自己用過的毛巾也會給孩子們用,我提醒了她很多次她也絲毫不改,為此我們倆沒少拌嘴;
再比如日常的交流,親家母不說普通話,一直都是以他們那邊的家鄉話跟孩子們交流,還教孩子說他們那邊的家鄉話,我當時聽完就生氣了,就跟她說不要講土話,要講普通話,不要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可是親家母嘴上說著同意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變化,依舊是按照她的方式帶娃……
當然這些只是個別,還有很多的矛盾是城裡人跟鄉下人所矛盾的地方,而真正讓我們倆徹底鬧翻的是孩子生病時候的事情了。
那時候老大因為吃壞了東西,上吐下瀉的,我也是著急,就怪親家母一天天的亂給孩子們吃東西,還怪親家母一點也不講衛生,結果我們倆就吵了起來,就沒注意到老二在床上亂爬著,就從床上摔了下來,正好磕在了桌腿邊上,腦袋磕了一個大大的包,這一下更亂了,女兒女婿得知了消息後也是趕緊回來了,結果親家母就一個勁的在女婿面前說我的壞話,說我太矯情,說我太計較,還說我區別對待兩個孩子,只顧老大,不顧老二,最後還扯到了姓氏上面。
我也一直都在解釋,一直都在數落她在生活上不好的地方,鬧到最後女婿安慰親家母,女兒安慰我,我最後一氣之下帶著老大回了我們家裡,就是不想要跟親家母繼續搭夥照顧孩子,可正是因為我的做法導致了他們對我的誤會越來越深,尤其是女婿,覺得我就是偏心,就是區別對待兩個孩子,可我當時只是想著分開帶娃可能會好一些。
就這樣我帶著老大過了兩年,女兒女婿也是兩頭跑,可是我死活不願意鬆手,因為我怕親家母帶不好孩子,我更怕親家母影響孩子的成長,直到該上學的年紀之後女兒女婿才把他接回了家裡,而我也只是偶爾過去了,畢竟親家母也一直都在家裡,雖說我倆都冷靜下來了,見面也會笑著說話,可心底里的坎好像壓根過不去。
這一晃過去了七八年,我們的年齡也都漸漸大了,尤其是老伴,如今六十多歲的他不僅身體不行了,就連腦子有些時候都轉不過來了,去醫院檢查了說是有些老年痴呆的症狀,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治療,好像只能以後看著他糊塗,看著他忘事了,
我也是心裡沒有做好準備,也是想要得到一些安慰,就帶著老伴一直都住在了女兒家裡,因為在我的心裡一直都把女婿當做了兒子去對待,這麼多年不管是孩子跟女兒的姓,還是結婚的事情,亦或者是後來我們對女婿的態度,其實都在說明我們是真心對女婿的,也是真心想要把女婿當做兒子的,當然也自然會覺得女婿跟我們養老是應該的。
可結果卻不盡人意,今年年初到如今住了大概一年都不到的時間,親家母兩口子來了,他們明明什麼病都沒有,卻要來住著養老,用女婿的話來說:
「他們的年紀也大了,現在老家也沒人照顧他們,冬天家裡還冷,沒有城裡暖和,他們就過來了。」
可是家裡的房間卻不夠住了,就在我嘀咕著接下來如何生活的時候,女婿卻直接拿著一張卡找到了我,然後跟我說:
「媽,這是十年前買房的錢,您拿著,您跟爸現在也老了,退休了,以後花錢的地方都很多,你們不用替我們省,好好過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話里話外都是對我的一種提醒,提醒著我跟老伴不應該過去跟他們生活,我有些不滿的說:
「兒啊,你也知道我們倆就這麼一個女兒,你跟小芳結婚了以後我們也一直都是把你當成兒子去對待的,這以後的養老可真的得靠你們了才行。」
但是女婿卻說:
「媽,有錢還您,沒精力幫您啊,您也知道我們現在有倆孩子,家裡也沒地方住了,我爸的身體也不好了,也只能靠我了,所以家裡肯定是住不過來人,我們以後多回來看看你們,實在也是沒精力幫助你們了,要是實在不行了咱們就住養老院。」
我狠狠罵了女婿,罵他沒良心,罵我這麼多年幫助他,可是如今卻還是得不到想要的孝順與養老。
那一刻我有些傷心了,也有一些難過了,我不清楚我把女婿當做兒子一樣去對待,可如今卻連養老都這麼的困難,我不敢跟女兒講,我也害怕因為這些事情影響女兒跟女婿的感情,我也沒有過多的去跟女婿爭辯什麼,收拾了東西之後就給親家母親家公騰了房間,扭頭我們便回去了。
也許有人說既然有自己的住房為何不自己住,沒必要過去跟他們擠著,也沒必要跟他們一塊生活,自己住自己的,自己養老自己的,也會很幸福。
可是我想說的是老伴跟我的身體狀況其實有些時候感覺挺差的,我想要跟女兒一塊生活只是為了心裡有一份安慰,有一份安全感,這樣才會踏實一些。
所以說啊,有些債容易還得清楚,就像錢一樣,是多少就是多少,大不了就是還清就夠了,可有些債卻一輩子無法還得清,就算我付出的再多,實際上到頭來也一無所獲,依舊還是會失望,會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