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廚收徒條件大揭秘!拜師學藝,這幾關必闖不可

2022-07-26     紅廚

原標題:名廚收徒條件大揭秘!拜師學藝,這幾關必闖不可

廚師都想拜得名師,但是往往不得其門而入。大師收徒到底有什麼要求和條件?成為大師的徒弟又有什麼注意事項?本文將一一為大家揭曉。

作者:陳婉富

編輯:王白石

題圖:攝圖網

2022年7月6日, 由武漢食和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2022第十屆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在武漢國博中心隆重開幕。作為展會重要活動之一的中華美食師門論壇也於7月7日舉行。

來自山東、湖南、重慶、福建等地的菜系代表都出席了本次中華美食師門論壇。魯菜大師高炳義、邴吉和,渝菜大師潘戀、王清雲,閩菜大師林慶祥,冷菜大師張大千,湘菜大師黃惠明、黃明輝等數十位大師齊聚一堂,就師門建設與創新、師門研發與預製菜風口等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名師收徒標準各不同,人品手藝第一位

收徒授藝和拜師學藝,在各行業中都普遍存在,這是一種很傳統的社會現象。鞠一個躬、敬一杯茶,師徒關係也許就此形成。

在廚藝界,十分講究「師徒傳承」,在傳幫帶,亦師亦友的關係中,形成了各個菜系的各個師門。說到這裡,也許很多廚師朋友會好奇,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拜入師門,名廚收徒標準又是怎樣的?

針對很多年輕廚師感興趣的問題,在座的大師給出了自己的收徒標準。

首先擁有336名弟子的高級烹調技師、特一級烹調師、中國烹飪大師,魯菜大師高炳義分享了他的收徒標準。

他說,他收徒標準主要有四個:一,入行需得15年以上;二,拜師後不能以師傅或師門的名義搞商業活動;三,言行舉止不損師門;四,有正能量,遵紀守法。

對此,楚菜大師盧永良也表示認可,不過他的收徒要求會更多一些,並且對品行方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思考。

盧大師表示,要想成為他的徒弟,必須滿足5個條件。

首先,必須要有親人、同行、領導等的誠摯推薦;

第二,要熬過長達三年的考察期;第三,品德好。不孝敬父母者、慣於吃回扣者免談;第四,要身體健康;第五,悟性要好。

盧永良師傅認為收徒講究緣分,如果在考察期內發現對方人品不佳或性格、三觀與師門的發展理念不和,那就是緣分不到,自然就不能夠收為徒弟。

對於,設立考察期這點,擁有236位徒弟渝派川菜大師潘戀大師也表示認可。他收徒的其中一個條件也是要經過三年考核期。

潘師門作為重慶廚藝界最有影響力的師門之一,潘戀師傅作為師門的掌門人,對自己的師門一向是有很高的管理要求。

特別是,潘師門弟子曾在2021年東協峰會期間服務過各國政要,當時就有一個要求就是要對所有參與接待的廚師做背景調查審核,只有通過政治審核的廚師才能夠上任。

這給潘戀師傅一個啟發,覺得這樣很有必要。於是在在此後收徒中也很注重政治審核這一環節,收徒時相關政府部門需要有專人出席見證。

除了三年考核期和需要需要經過政治審核外,潘戀大師也說出了他收徒的其他條件:廚師長及以上級別才可報名;每十個候選人中挑選一人。

從以上大師的收徒條件我們可以看出,大師收徒都是有嚴格標準的,除了廚藝過人,熱愛廚師行業外,都十分注重人品。

師傅搭戲台,徒弟唱大戲

當年輕的廚師有望拜入師門後,還必須經過拜師儀式才能正式被納入師門。因此,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大師收徒都是儀式感滿滿的。敬茶、鞠躬、拜師······都有流程。

為什麼要這樣的儀式感呢?

大師們表示,這樣的儀式感一是能夠讓新人迅速建立對師門的歸屬感、榮譽感;二是通過這樣的收徒儀式能將師門內部成員聚在一起,有利於維護同門情誼,熟悉新人。

盧永良師傅認為這樣的儀式有助於加強師門傳承的意識,可以營造師門內部相互交流、資源共享的友好氛圍。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師門,也能夠助力一個菜系的傳承。

不過,大師們也認為,收徒並非是一個儀式,師傅們既然收了徒就要承擔起責任,勇於承擔教導,幫助徒弟的責任。

盧永良表示,師父收徒要有擔當,勇於承擔教導、幫助徒弟的責任。同時也應該儘量指導徒弟從師父處借力、藉資源,以謀求更好的發展。

為此,盧永良一直教導自己的徒弟,千萬不要為了追求眼前一時的利益就急匆匆把自己賤賣給老闆,來到一個新的飯店工作時不要急著定薪酬,而是應該先試崗,用自己的工作能力打動老闆,讓老闆主動給你開高薪。

他還鼓勵師門內部互相推薦機會,共享資源,有好機會多想想同門,互相提攜才能共同發展。

為了讓師門內的成員多開闊眼界、拓展思路,盧永良師傅還會定期邀請其他菜系的大師來師門進行培訓,為師門注入新活力,激發大家做菜的新思路。

師門的資源豐富,對於曾經單打獨鬥的廚師來說,有這麼多師兄弟的幫助,無論對自己的人脈還是廚藝都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獲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潘戀大師在論壇上就分享了一個故事,說明了師門對廚師的重要性。

2021年6月,東協峰會在重慶舉行,當時多國政要齊聚重慶參會。潘師門收到邀請,希望能派出數名廚師負責會議期間的菜品。潘戀大師經過思考後,立刻點將,挑選了十餘名弟子共同參與接待工作。

經過重重篩選的潘師門廚師小隊一上任,就用美味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挑剔食客,收穫了一致好評!自此,潘師門的美食外交成為了一段佳話,也讓參加峰會的各國政要記住了熱辣的重慶味道。而此次參與接待的廚師也因此在履歷上增添了光鮮的一筆。

凝聚師門力量,

讓社會看到廚師更大的價值

很多人都以為拜入師門是進入一個圈子,有利於自己廚藝提升和人脈拓展。其實,現代師門不僅僅在於向內精進廚師們的廚藝,更在於帶領廚師們走出去,讓社會看到廚師群體更大的價值。

論壇上,各位大師也分享了師門這些年為廚師行業所做的努力。

以潘師門為例,為了讓社會各界人士看到師門的影響力,提升廚師的社會地位,潘師門做出了許多其他的努力。

比如,潘戀大師的工作室每年都會定點扶貧20個貧困戶,通過捐助食材、物資、捐款的形式幫助他們脫貧。除此之外,潘師門還會定期舉辦下鄉探訪活動,去看望留守兒童和敬老院的老人。探訪過程中,潘師門的廚師兄弟還會發揮自己所長,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一道道美味,撫慰生活的困難。

增加廚師群體對社會的貢獻,是改變外界對廚師的刻板印象的重要一環。」潘戀大師最後總結道。

在論壇現場,多位名廚還針對預製菜這個話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廚師對預製菜是怎麼看的?這對廚師來說是機遇還是衝擊?歡迎關注留意紅廚網公眾號下次的推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a317c93ffffff9c0400c2996d1cc7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