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年U17世青賽上,趙岩昊一鳴驚人,場均能得到20.9分3.6籃板和3搶斷,幫助國青得到歷史最好的第七名成績。在對義大利的比賽中3分9中5,全場得到32分6籃板5搶斷2助攻的豪華數據。他飄逸的球風和瀟洒的打法,一度被認為是國家隊二號位的希望。
升上一隊後,趙岩昊的菜鳥賽季也足夠出色,場均能得到11.4分2.9籃板1.3助攻。三分命中率高達42%,讓人感覺他成為名符其實的趙庫里也是早晚的事。
但是轉眼就是他上一隊後的第五個賽季,他的各項數據和菜鳥賽季相比停滯不前,兩分和三分命中率反而下降了。他的國家隊履歷僅限於20人的集訓名單,和球迷當初的期望相去甚遠。
國青時在他身邊打輔助的趙睿,開始只能在NBL的柏寧等待升級。來到廣東之後,以一年升一級的速度崛起,入選了重點世界盃的12人名單成為主力輪換,今年的全明星賽和胡明軒一起成為南區的首發後衛;連廣廈三少中最不起眼的孫銘徽,在也憑著在紅隊的爆發,最終入選了世界盃12人,回到聯賽突飛猛進打出場均16.2分5.3助攻的驚人表現。
是什麼讓國青時代呼風喚雨的趙岩昊原地踏步,被身後的趙睿和孫銘徽大步流星地超過呢?也許和性格、所處的環境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仔細分析趙岩昊,也許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對抗和效率不足,先發卻被後制
非常有意思的是,和趙岩昊並稱為廣廈雙子星的胡金秋,一樣也是排骨身形;而被稱為青年隊四大金剛的趙氏兄弟、朱俊龍和吳羽佳,瘦的都非常標準。
胡金秋剛上一隊時,和趙岩昊的表現截然不同,場均出場15分鐘只能得到5.8分4.7籃板。但是從第二個賽季開始,胡金秋就開始突飛猛進,場均得分暴漲到15.6分7.9籃板。第三個賽季以場均18.9分8.5籃板成為常規賽MVP評選的第二名,甚至壓過了易建聯。
不少廣廈的球迷都埋怨教練組為何不把他當核心培養,出場時間一直都只在25分鐘左右。但其實趙岩昊的使用率是19.3%,比起胡金秋19%甚至還略高一點;但趙岩昊的效率值只有7.4,比胡金秋的14.7相差一倍。
這也就不難解釋胡金秋為何出場時間比趙岩昊高,他被稱為餅王不是沒有道理的,在籃下他的命中率高達71.8%,遠高於聯盟平均水準的59.3%;而趙岩昊出手最多的三分線外和籃下,都低於同位置平均水準。教練當然比較喜歡效率高執行戰術能力比較高的球員,胡金秋對抗也一般,但是因為吃餅效率高,李春江會安排大外博洛西斯和蘇若禹作為肉盾在旁協助他;趙岩昊效率不高,自己防守不好的鍋也只能自己補。
技術特點模糊,看似全面實則四不像
初看趙岩昊的比賽,很容易被他流暢的技術銜接所吸引。但看多了就會發現,他這種喜歡即興發揮的打法有時太過隨意,對球隊的戰術是一把雙刃劍。
李春江是位很講究整體防守的教練,廣廈前兩個賽季已經形成了一套以福特森突分和博洛西斯作為中軸策應,在整體壓迫式防守造成對方失誤打反擊的戰術體系。
趙岩昊的防守其實並沒有球迷印象中那樣差,雖然對抗不足但能以速度和臂展的優勢彌補,但他喜歡賭博式防守。這個習慣讓他的搶斷數據不錯,但同時也會造成搶斷不成完全失位的後果。
在進攻方面如果球迷看趙岩昊的集錦,會覺得他就是巨星。但看投籃熱圖,只會覺得是位非常平庸的球員。
趙岩昊最尷尬的是他的技術看似全面,實則沒有突出的手段。打一號位控球技術和組織不夠,打二號位身高不夠,打三號位對抗不行。
就連他出名的三分球,本賽季他有11場低於35%的合格線,只有7場高於合格線,可見狀態起伏比較大不是一個穩定的射手。
自視過高,錯失在國家隊提高的機會
儘管在第二個賽季狀態低迷,但是憑著之前的光環,趙岩昊還是入選了杜鋒執教的藍隊。
趙岩昊的球迷對杜鋒不培養他而是選擇了於德豪非常不滿,其實於德豪是純一號位的防守型後衛,和趙岩昊的類型根本不同。和趙岩昊風格相似的競爭對手是吳前,以當時趙岩昊的狀態,是不可能PK掉正在上升期的吳前,最終他遺憾地落選了亞洲杯的12人。
杜鋒對趙岩昊的態度我們從正面無法得知,但在杜鋒更衣室里對球員的一番話可以看到他對球員的要求,大意如下:
接下來我們的對手是俄羅斯,他們對抗非常強、小動作很多。去年劉曉宇,對手一個擋拆,手肘在脖子一架,當場就擔架抬下去了。所以你們不要怕,怕是沒用的,你越怕對手動作就更大。
在國家隊層面,面對的對手更強,也沒有外援的摧城拔寨,對球員的要求也就更強。趙岩昊因為對抗不足,在亞洲層面都未必能大殺四方,到了更強的世界層面,就更艱難了。在他對抗沒有得到大的提升之前,國家隊都很難給他太多的機會。
國家隊的經歷就算只是集訓,也對球員自信和眼光是很大的提升。但第二年再次入選了集訓隊的趙岩昊並沒有珍惜,而是選擇了去美國特訓。去特訓無可厚非,但回來後他卻沒有選擇歸隊。當在社交媒體上有球迷問到為什麼不去藍隊時,他的回答卻是「水平不夠」。顯然他是對去年沒有受到重視而耿耿於懷,認為去了也沒有機會幹脆不去。
國家隊是講求資歷的,地位是一場場打出來的,就算暫時沒有機會也要努力訓練,不能說教練一時不用你,就耍脾氣不去。高尚和陶漢林也沒有入選亞洲杯的12人名單,但他們第二年照樣兢兢業業地在藍隊刻苦訓練比賽。趙岩昊的輝煌還停留在世青賽,他根本沒有在國家隊主帥面前驕傲的資本。
李楠成為國家隊主帥後紅藍隊合二為一,趙岩昊也入選了20人的集訓名單中。但在兩場熱身賽後,他在有限的上場時間內沒能表現出自己的特點,成為了第一批離隊的人。
其他球員如吳前和孫銘徽都在分隊時有著精彩的表現,主帥自然會給更多的時間考察。趙岩昊在藍隊沒有任何的出彩時候且不來報到給主帥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在不多的上場時間內沒展示出自己的技術特點,也就不再有機會。
結語
趙岩昊今年也不過是23歲,還有不少的上升空間,只要他端正態度,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依然能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像他的隊友孫銘徽,起點比他低很多,上一隊幾年來也是機會廖廖。但他就是抓住了機會,在對韓國一戰成名,然後扶搖直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它來臨之前,趙岩昊已經準備好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ZdtXXEBrZ4kL1ViI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