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文物保護單位是人們了解一座城市文化的窗口,而講解員可以說是這座城市的形象代言人,他們將「文保」背後的故事講好,能讓「靜止」的文物「活」起來。
3月30日,福建漳州台商投資區在「國保」天一總局舉行文物金牌講解員「充電」課堂,對區內的10餘名講解員進行培訓。
「請大家看這裡,『門當』與『戶對』最初是古代大門建築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用來鎮宅裝飾、穩固門面之用。」在天一總局郭有品祖厝大埕,王少用指著大門解說著。「這個大門應該是4.2尺,古建築的坐向、高度、寬度等都很講究的,古人用魯班尺丈量,往往不會是整數。多出的零頭,其實代表了風生水起、子孫興旺等不同寓意。」
高級古建營造師王少用就天一總局郭有品祖厝建築技藝進行解讀,將前沿的學術理論與實用相結合,為學員們帶來耳目一新的學習體驗。
在台商區的「天一總局」院落里,方麗娟不僅講解生動,搭配適時提點建築物細部意涵,啟發了參與者熱烈提問與討論。大家則是跟隨著她的腳步,尋巷訪查,慢慢的走進了解一段關於中國郵政史上的舊時光。
此次「充電課堂」,盧麗麗、方麗娟等台商區首屆金牌講解員相繼進行實操講解。不僅充實自己的講解內容,也在相互交流中取長補短,提高講解水平。
「天一總局是國家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單位,背後有它所代表的豐富文化和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因此,講解員就有了獨特的使命——讓文物活起來。」台商區社會事業管理局文物旅遊科羅敏說,「講解員是一個越熱愛越焦慮的工作,熱愛源於對歷史文化的喜愛,而焦慮來自於自己所學所知的太少的擔憂。只有我們帶上熱愛文物的情懷去講解,才能把珍貴的歷史記憶一直傳承下去。我們舉辦每月一次的『充電課堂』,就是希望通過專家現場授課,從而使金牌講解員把史實更生動地呈現給觀眾。」(通訊員 陳燕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