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認為養牛是一件較為簡單的工作,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然而養牛並不是想的那麼簡單,飼養管理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有可能導致養牛失敗。今天小編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牛該怎麼喂?希望對廣大養牛新手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1、牛的採食量是多少?
牛的採食量受品種、大小、用途、生長速度及飼料品質等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其日採食量(乾物質量)約占其體重的2.5%~3.2%,大家可根據這一數據大體計算出不同大小牛的採食量,然後再進行適當的調整即可,例如飼喂2小時後仍有剩料則要適當減少飼料喂量,飼喂後很快便將飼料採食乾淨則要適當增加飼料喂量。
2、牛一天要喂幾次?
一般情況下牛一天喂兩次即可,早晨喂一次,下午喂一次,早晨相對於下午要少喂一些,早晨飼喂量約占日糧總量的35%~40%,下午飼喂量越占日糧總量的60%~65%。具體飼喂時間則要根據氣溫進行調整,夏秋季節氣溫較高時早晨飼喂應提前,下午飼喂應推後,等相對涼爽時再進行飼喂,冬春季節氣溫較低時早晨飼喂應推後,下午飼喂應提前,等相對暖和時再進行飼喂。有條件的情況下,夏季可於中午補飼一次青綠多汁飼料,冬季可於夜間補飼一次青乾草。
3、牛對飼料粗細的要求?
飼料不經粉碎加工,特別是秸稈類飼料,便會影響飼料適口性和牛的採食量,不僅會造成飼料浪費,而是會影響牛的生長。可飼料如果粉碎的過細,則容易使牛出現瓣胃阻塞(百葉干)及胃腸潰瘍等問題,對於牛的健康同樣不利。秸稈類飼料,青喂(或青貯)的情況下以粉碎成1~2厘米的小段為宜,干喂的情況下以粉碎成0.3~0.5厘米的粗粉為宜。豆粕、麥麩不用再次加工可直接飼喂,玉米在飼喂幼齡犢牛時粉碎成面狀為宜,飼喂大牛時粉碎成0.1~0.2厘米粒狀為宜。
4、精料生喂和熟喂哪個好?
不少人感覺精料用開水燙熟後喂牛效果較好,其實並沒有這樣做的必要,飼料在加熱過程中會流失一部分營養,而且養牛數量較多的情況下每天熟化飼料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當然也有需要對飼料進行熟化的情況,採用豆類喂牛時需要對其加熱熟化,因為豆類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等抗營養因子,牛採食後會影響消化,需要通過加熱將其破壞掉才能喂牛,不過大部分豆粕並不用再次加熱,其在加工過程中已經進行加熱膨化了。
5、飼料干喂和濕喂哪個好?
飼料干喂相對來說省事一些,飼料混合後存放時間長一些,但是飼料干喂適口性相對較差牛不愛吃。飼料濕喂在加工時麻煩一些,只能現拌現喂不宜長時間存放,不過其適口性好且容易消化,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儘量採用濕料喂牛。將乾料與水1:1進行混合均勻即可,如果飼料原料中有青貯飼料、青綠多汁飼料等含水量較大的飼料時,則要適當減少加水量,最終混合均勻後的濕料以手抓成團鬆開即可散開為宜。
以上便是有關喂牛的一些知識點,大家還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進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