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區有一家開了10多年的愛心超市,有些人買東西都可以「足不出戶」

2019-10-27     攀枝花新聞網

「吳阿姨,你腿腳不便,下次需要買什麼就直接給我打電話,我給你送貨上門……」

10月15日,記者走進西區「蓮花」超市,看見超市老闆李蓮花一手攙扶著腿腳不便的老人,一手提著老人買的東西走出超市。這樣暖心的場景在「蓮花」超市經常都會上演。

今年45歲的李蓮花

在西區河門口高家坪社區經營著

一家名為「蓮花」的小超市

她長年恪守誠信理念

被評為「第五屆攀枝花市道德模範」誠實守信模範

李蓮花檢查食品的生產日期。

李蓮花是原渡口水泥廠的一名職工。2005年,企業改制,30歲出頭的她成了第一批下崗職工。下崗後,她先後干過超市導購員、商品推銷員等工作。3年的打工生活,讓她吃了不少的苦,也讓她明白了一個道理:誠實守信是立人之本,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

2008年,李蓮花在河門口高家坪社區附近的農貿市場租了兩間門面,和愛人辦起了小超市。超市開張時,李蓮花特意請來了3名原渡口水泥廠的下崗姐妹。

超市恪守誠實守信的理念,加上位於交通要道,生意還算紅火。這樣,既解決了一家人的溫飽,又安排了下崗姐妹就業,一舉兩得,李蓮花心裡十分高興。然而,隨著周邊流動人口減少,小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差,愛人提出關門的建議。

關了店門,不僅意味著自己失業,也意味著3位下崗姐妹再次失業。在和愛人商量後,李蓮花關閉了原來的門面,在天橋附近重新租了一間門面繼續開超市,這樣,3位姐妹全都留了下來,避免了再次失業。

李蓮花把誠實守信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從超市開張的那一天起,她就給自己立下「三不」規矩:不進來路不明的食品,不進過期食品,不出售變味食品。她是這樣規定的,也是這樣做的。一次,一位外地的推銷員來超市推銷大米,價格比正規渠道低了很多。李蓮花覺得不妥當,婉言拒絕了這位推銷員。推銷員臨走時說,李蓮花是個傻子,有錢都不賺。李蓮花卻說,開超市肯定是要賺錢,但不能昧著良心賺錢,這樣錢用起也不踏實。

社區里70多歲的低保戶楊桂蘭喪偶多年,獨自一人生活,常常在附近的垃圾桶中拉廢舊物品賣錢,李蓮花便把超市裡的飲料瓶、廢紙箱等收集起來,攢到一定數量後,讓楊大娘拿去賣錢。

李蓮花通過走訪,得知社區不少孤寡老人下樓不便,他們希望有人能把蔬菜、水果、大米等生活用品送到家裡。於是,從2010年開始,李蓮花組織店裡的員工,每天都把新鮮蔬菜和時令水果送到他們的家裡,這讓老人們感激不盡。

李蓮花的善舉,社區黨員和居民都看在眼裡。2010年,高家坪社區黨支部經過討論,吸收李蓮花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李蓮花成為社區黨支部在下崗職工中發展的第一名黨員。

新聞多看點

衝刺!火車南站站前樞紐室內裝飾裝修工程已完成85%

重拳打擊!我市嚴查鮮活水產品使用違禁藥物

支付寶索賠1元,告的是19歲大學生!到底為啥?

來源:攀枝花日報

編輯:姚雪梅

審核:梁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AR7DG4BMH2_cNUgU3V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