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鎮。圖片由分水鎮政府提供
2003年4月10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到分水調研,雖然當年分水制筆企業發展迅猛,可低、小、散的問題依然存在。在深入走訪調研之後,習近平同志開出了16字「藥方」——「做大做強、強化特色、拓展空間、城鄉聯動」。
這些年來,桐廬不負囑託,奮楫前行。曾以一支筆做足了百姓經濟的分水鎮,如今又憑藉著一支筆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今年9月,中國筆業博覽會在中國制筆之鄉桐廬縣分水鎮中國筆業博覽中心舉辦,這已經是分水舉辦的第六屆筆博會。30000多款外形新穎、功能多樣的新產品亮相筆博會,吸引了全國各地禮品協會等專業採購商5000餘人。在此次筆博會上,採購商與370多家參展企業簽訂了1.21億元的交易訂單,其中現場簽訂合同訂單達6500萬元。
紛至沓來的訂單背後,是分水已形成的從產品設計到模具加工、原料供應、元件配套、加工生產,再到產品包裝、物流銷售等,集產品開發、加工生產、貿易銷售於一體的制筆塊狀經濟。目前,全鎮共有制筆及配套企業900餘家,制筆機達5300餘台,固定資產達到9.5億元,直接從業人員2萬餘人。
一支筆帶動百家富
提到分水制筆,不得不提到桐廬雲山制筆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和董事長杜寶琛。1982年起,他任校辦企業廠長,後隨大勢下海,於1994年創立了桐廬雲山制筆有限公司,算是分水的第一批企業家。
當年習近平同志來到分水調研時,就是由杜寶琛接待並彙報的分水制筆經濟。
「靠著一批註塑設備和熟練工人,企業就這樣發展起來了。當時各地都在發展塊狀經濟,義烏市場來的訂單又多,企業發展勢頭很好,分水制筆逐漸成為行業的領跑者,村民們也富裕了起來。」杜寶琛說起當時的場景依舊曆歷在目:「習近平同志認真參觀了企業注塑車間、樣品間、外貿部,對在場的同志說,制筆產業規模還是小,要做大做強、注重特色。」1998年桐廬成立了縣制筆協會(後升格為杭州市制筆協會),杜寶琛擔任第一屆至第三屆的會長,可以說是制筆行業一步步發展壯大的見證人。
如何做大做強,回應總書記的殷切囑託,一直成為分水制筆人心中的重要課題。
在這之後,分水制筆協會就在理順內部、拓展外部上下起了功夫,通過成立維權中心,建立智慧財產權工作站,打擊了一批專利侵權企業,維護了企業利益;通過開展專利申請代辦,幫助企業向上申請專利,行業規範為整體發展打好了基礎;同時不斷尋找自身發展短板、挖掘技術潛力、學習管理技術和設備引進,通過考察學習、參展等方式打開國內外市場。
分水制筆的再次騰飛
一支普通的筆售價幾元錢,一支名牌筆則可銷至幾十甚至上百元。
一味追求「短、平、快」,只能使分水制筆停步不前。
分水制筆企業慢慢從製作傳統筆類產品向飾品、玩具、卡通、動漫、智能等多元化方向發展,在品質和設計上不斷創新,市場的舞台也越來越廣闊。
在品牌打造上,分水鎮打響品牌戰略,與中國制筆協會達成合作戰略,推出全新區域品牌「中國禮品筆之都」。同時,通過舉辦中國(分水)筆業零配件展、筆業博覽會,組織企業參加廣交會、法蘭克福展、巴基斯坦展等方式,實現相關優秀企業「請進來」、分水制筆「走出去」。將制筆產業與文創、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出工業旅遊等項目,不斷提高分水制筆的知名度,進一步打響行業品牌。
在發展中,分水制筆更加注重高品質打造。杭州制筆協會會長駱建華說,當下油墨原子筆占分水筆業產品數量70%以上,今年新富文具、杭州筆業協會、浙江省標準化研究中心牽頭成立了油墨原子筆行業標準,希望能形成更加嚴格系統的筆業生態,助推分水筆產業發展。「新標準在材料、機械、油墨環保上要求比國標更加嚴格,能讓消費者更加流暢地書寫,這也是傳統筆業行業應對外部挑戰所進行的一次更新換代。」
分水鎮黨委、政府則緊抓市級妙筆特色小鎮、杭州市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示範區及創新服務綜合體發展契機,相應出台了筆產業專項扶持政策,通過舉辦首屆中國筆業零配件設備展,召開創意設計新品發布會,組建筆業產業聯盟以及此次規模更大的筆業博覽會、全新區域品牌等一系列舉措,引導、鼓勵企業加強設計研發、品牌創建、市場拓展等,從設計端至銷售端,形成更加系統的產業生態。
下一步,分水將以提升筆業企業畝產稅收效益為切入點,通過簽訂畝稅達標承諾書,倒逼企業改造提升。並以省級筆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為契機,加快雙創中心的企業招引入駐,招引設計類、營銷類、技術創新類的企業入駐,3萬平方米的模具產業園,2.9萬平方米的天英小微企業園即將建成招商入駐。同時通過「設計+」「電商+」「展會+」等多種模式,做深做透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創新鏈培育、供應鏈健全等「四篇文章」,推動分水制筆產業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