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誰能做到?伊朗太厲害了,居然逼普京簽了一個條約

2024-10-28     利刃號

據央視新聞10月23日的報道,喀山金磚會議期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舉行了會晤。普京表示,俄伊的任務是「鞏固經貿合作」的積極勢頭,他感謝佩澤希齊揚即將專訪俄羅斯,以簽署《俄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後者則表示,俄伊關係是「戰略性關係」,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的簽署日期將很快敲定。

很顯然,此次俄伊領導人會晤,兩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無疑是討論的重點,雙方領導人都談到了這一問題,且從各自的表態來看,俄伊夥伴條約應該是已經敲定了,就等最後簽署生效了,這也意味著伊朗「逼簽」成功。之所以說是「逼簽」,主要是因為,該條約從提出到現在,已經拖延了一年多的時間,且伊朗多次催促,俄方均沒有答應,直到此次俄烏領導人會晤,該條約才基本上敲定了。

那麼,普京為什麼拖那麼久呢,甚至不顧伊朗方面的催促?這就說來話長了。咱們曾經說過,這輪巴以衝突可能是俄羅斯和伊朗的「圍魏救趙」之計,目的是將美國的注意力吸引到中東,,以便幫助俄羅斯解套,體面結束俄烏衝突。為此,普京不僅承諾「簽約」,而且還答應贊助伊朗一大批包括蘇-35戰機在內的武器裝備。

然而局勢並沒有完全按照普京的計劃發展,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伊朗不敢親自下場,所以中東局勢雖然緊張,但始終沒有演化成為全面危機,沒能成功將美國拖下水。在此背景下,普京不僅戰略夥伴條約至今未簽,而且連答應的武器裝備也沒給。伊朗一怒之下,居然在聯合國公開向美國「求和」,怒批俄羅斯侵略,甚至發誓「絕不援俄」,這下才把普京給逼急了,開始改善俄伊關係。

比如說,10月中旬,普京在哈薩克就會見了伊朗領導人,並邀請後者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會後,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就明確表示,「希望在參加金磚國家會議期間,與俄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當時咱們就表示,伊朗總統公開催促俄羅斯簽約,甚至還劃定了時間,這多少有點「咄咄逼人」,有點向俄羅斯「逼簽」的意思。後續的發展也的確如咱們所說的那樣,那麼,俄羅斯為何又突然願意簽約了呢?

應該說,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伊朗可能會倒向西方,其引發的蝴蝶效應,對中俄極為不利。如果普京始終不願兌現承諾,伊朗為了自保只能選擇與西方和解,自顧不暇也只好放棄真主黨,真主黨失去了庇護,已經開始向以色列求和,願意在加沙戰火依舊的背景下「單方面停火」。如此這般,俄羅斯放棄伊朗,伊朗放棄真主黨,真主黨放棄加沙,最後美國、以色列將笑到最後,後巴以衝突時代,美國將從容整合中東,包括伊朗,中俄將面臨巨大的壓力。

其次,普京答應和伊朗簽約,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前提,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普京表示,「必須糾正巴勒斯坦領土上的歷史不公正現象」,也就說,伊朗不能對哈馬斯和真主黨撒手不管,你必須繼續給我頂上去;這個前提就是,普京表示,俄伊的任務是「鞏固經貿合作的積極勢頭」,言下之意,俄羅斯不會親自出馬,不會捲入,還得伊朗來作為「代理人」。只要伊朗能夠保證「中東有事」,且不會強迫俄羅斯捲入,俄伊條約是可以簽署的。

最後,普京不得不考慮中國的態度。俄伊關係交惡之後,中國兩次表態支持伊朗,而且一次比一次的力度要大。比如說,9月中旬,王毅外長表示,中方始終從「戰略高度與長遠角度」來看待中伊關係,支持伊朗「維護國家主權安全」;10月23日,中國領導人在喀山會見伊朗總統,明確表示,「無論國際和地區形勢如何變化,中方都將毫不動搖發展同伊朗友好合作」。中國兩次力挺伊朗,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普京不可能再撂下伊朗不管。

因此:

在伊朗可能倒向西方,中東局勢即將崩盤的威脅下;

在俄方提出新條件、新要求的背景下;

在中國關鍵時刻的表態下,

普京最終還是選擇履行承諾,與伊朗簽署《俄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該條約應該與俄朝條約類似,規定了戰時相互支援,這意味著,普京或向伊朗提供蘇-35戰機在內的先進武器裝備,這將大幅增強伊朗的軍事能力,這也是德黑蘭願意為俄羅斯火中取栗,並不斷催約的根本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9a73c8be62e4254aaa0949901d2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