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美味」來自高郵湖芡實雞頭米,粒粒飽滿、清香粉糯

原標題:「營養美味」來自高郵湖芡實雞頭米,粒粒飽滿、清香粉糯

芡實素有「水中人參」和「水中桂圓」的美譽,是傳統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

好水養好芡實 揚州90%的芡實分布在高郵湖

「湖裡水八仙,最愛雞頭米。」這是流傳於揚州高郵湖區的一句俗語。在揚州,芡實並不是個稀罕物,揚州郊區、高郵、寶應都可見。據了解,揚州地區90%的芡實分布在高郵湖。

高郵湖水質清澈、土地肥沃,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其產的芡實顆粒大、飽滿。

芡實的果實宛如雞喙,連著果柄梗,儼然雞頭的模樣。所以,芡實有一個形象的名字,叫做雞頭米。

江蘇自古是魚米之鄉,盛產此物

高郵湖漁民有一句話說:

「千年的蓮子,萬年的雞頭米」

意思是說,蓮子的種子一千年以後,仍可以發芽、開花、結果,而雞頭米,能達萬年之久。萬年的說法太神奇,無從考證。但在西漢時期的《淮南子》一書中,便已有雞頭米的記載。

在湖區長大的人都知道,芡實的葉子非常大,最大的覆蓋面積可達兩平方米;芡實的莖很長,最長的有丈余;而芡實的果實其實是種子,一個芡實裡面的種子有上百顆。芡實的葉面、莖和果實上面小刺密布,因此不能徒手採摘。漁民用來採摘芡實的工具主要是彎刀和抄網。

由於芡實的生長對其他水生植物影響極大,種植過多時會造成水體污染,所以高郵對湖區的芡實採取無人施肥、無人播種、只許采不許種的管理方式,有效控制了水體污染,保護了旅遊資源。也正因如此,高郵湖出產的芡實完全是純天然的,品質非常好。

雞頭米可充飢,聽老人們講,60年代鬧饑荒的時候,漁民是靠雞頭米活了下來。著名作家汪曾祺是高郵人,汪老曾畫過一幅畫,畫有茨菇、荸薺,和一顆大大的雞頭米,並題詞:"水鄉賴此救荒」,很直白的說明了雞頭米對水鄉漁民的意義。

藥用價值高 固腎健脾 吃出好氣色

好品質的芡實,除了軟綿的口感和上乘的營養,更獨特的是藥用價值。

《神農本草經》中,視雞頭米為延年益壽的上品,認為其能「輕身不飢,耐老神仙」。

《本草綱目》載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芡實不僅是兒童尿床的常用中藥,也是治療男科疾病、泌尿科疾病的一種常用藥。

除了固腎,芡實還是健脾首選。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想氣血充沛,必須先把脾胃調養好。芡實可調節脾胃功能,脾胃充實以後,再吃補品或難消化的補藥,人體就能適應了。

所以說,芡實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優勢,芡實的補腎效果勝於山藥,祛濕效果不遜於紅小豆,安神效果不輸給蓮子。尤其在比較乾燥的秋冬季,芡實潤燥又不寒涼,煮一碗熱乎乎的芡實粥是再好不過的了。

將炒芡實倒入鍋內,加水煮開片刻,再加入淘洗乾淨的大米煮成粥樣,即可食用。「這是坊間傳說蘇東坡式的芡實粥。」張星說,「常吃可健身體,強筋骨,耳聰目明。吃芡實時宜慢火燉煮、細嚼慢咽。只是一次不能食用太多。另外,因芡實米有較強的收澀作用,所以便秘、尿赤者及婦女產後皆不宜食。」

高郵湖雞頭米屬野生種,果實、果莖、葉片,渾身長滿刺,採摘和取果及其不易,彎刀、鐵鉤、擀杖,各種工具悉數登場。但因其純野生,沒有農藥和化肥,深得吃貨和養生小能手們的歡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9a6cab83928c8dc18b85bd10f0000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