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個冷飯!「越王勾踐劍」是贗品?有網友說去武漢看了個複製品

2023-06-12     蘇丹卿

原標題:炒個冷飯!「越王勾踐劍」是贗品?有網友說去武漢看了個複製品

這可能是一個炒冷飯的話題!

但我相信,依舊有很多人跟我一樣,對這個話題有著謎一樣的興趣——湖北省博物館所展出的越王勾踐劍是真品嗎?

我常與好友分享湖北省博物館時,總能聽到」越王勾踐劍是複製品、不是真的」此類聲音。還曾有一個喜歡拍攝文物古蹟的朋友驕傲的說,他見過真的越王勾踐劍。

「真的」這兩個詞令人浮想聯翩,其背後感覺有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或不可深究的秘密。後來他解釋說,真品很少展出,通常展出的都是複製品。至於原因,網上搜一搜就知道了。

「網上搜一搜」這五個字充滿了玄幻仙俠劇的味道。今天再次看到(相關帖子下方的評論區)相關言論時,忍不住去「網上搜一搜」了。

一經搜索,跳出了不少相關信息的真假問題(越王勾踐劍是真品、是仿品),同時提問者也不少(不知是真品還是仿品,但難擋好奇心的跳動),大部分頁面的信息都是圍繞著越王勾踐劍受損(也有人聲稱「斷裂)展開,因而後來展出的並非真品。

「受損的事實來源」說是1994年(也有說1993年)在新加坡展出時因工作人員操作不當,使劍身被一塊有機玻璃卡住,導致劍刃部出現了一道長0.7厘米、寬0.1厘米的傷痕,這是無法修復的受損。

儘管新加坡方進行了賠禮道歉,但越王勾踐劍也因此遭到了各界質疑,認為此劍是贗品。質疑理由之一就是作為青銅器的利劍,怎麼會被玻璃劃傷呢?

但經過權威考證,此質疑聲很快就被消除:由於因為現代玻璃的硬度比2000多年前的青銅合金大,如果被玻璃用力在劍身一划,也是會留下痕跡的。

此事件在國內掀起軒然大波,據悉湖北一家報紙為此發表了題為《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文章(遺憾的是,我在網上未曾搜索到該篇文章的原內容)。後來,從2002年起,國家文物局陸續公布了幾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的目錄,禁止一級文物中的孤品和易損品出境展出,避免不必要的損壞。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關於「越王勾踐劍」不是真品的聲音又出來了——主要針對於湖北省博物館所展出的,認為真品受損而展出複製品。腦海里,不禁又浮現出朋友曾驕傲的讚嘆之聲——「我見過真的越王勾踐劍」。

在這五花八門的網絡世界中,一張由「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構成的龐大信息網,令我有些恍惚。敢情我見到的都是複製品?

如果說如今所展出的越王勾踐劍並非真品,博物館通常都在其附近進行說明,如「複製品」或「仿製品」等字樣。儘管也有例外發生,但以湖北省博物館的級別(是中央與地方共建的八家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之一,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等),是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且,「越王勾踐劍」獨占一廳的待遇,也證明了它的地位、級別之高。

今天的湖北省博物館目前有十大鎮館之寶,分別是鄖縣人頭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陽商代銅鼓、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曾侯乙尊盤、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雲夢睡虎地秦簡、元青花四愛圖梅瓶。

但只有越王勾踐劍入住「獨立別墅」,還有哪把劍能像它一樣有如此之高的待遇呢?只能感慨,級別決定一切。

每逢雙休、節假日,圍繞其參觀的遊客將展廳、展櫃擠得水泄不通。 一把劍就是一個展廳。在我看來,它的人氣與曾侯乙編鐘難分上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87155e6912d50a6d99804b55d651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