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試運營。
圖為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試運營儀式現場。 石延壽 攝
喇家遺址是黃河上游地區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為主的大型聚落遺址,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被稱為「東方龐貝」。此間曾出土一碗麵條狀遺物,被認為是「人類第一碗麵條」。
圖為喇家遺址博物館外景。 石延壽 攝
2013年,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喇家遺址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2014年正式啟動建設。
據悉,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面積1500畝,規劃總投資5.33億元(人民幣,下同),已完成投資4.9億元,主要建設有遺址博物館、保護展示棚、核心景觀廣場等。
海東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郭虎春當日表示,今後仍要按照相關規劃要求,逐步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要為考古工作預留足夠的空間,通過考古工作不斷豐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展示內容,深入挖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內在文化價值。
圖為模擬的災難來臨場景。 石延壽 攝
海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青川出席儀式並宣布喇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局部開放試運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胡友軍 石延壽 張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