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漢口裡份建築:這條不足百米的巷子,怕是很多武漢人都不知道

2023-07-25     蘇丹卿

原標題:實拍漢口裡份建築:這條不足百米的巷子,怕是很多武漢人都不知道

city walk也罷、掃街也罷、gai(街)溜子也罷、走街串巷也罷。總之,周末「逛一逛城市」,會有新發現新收穫。

一條婉轉不過百米的小巷子,掩藏著近百年的歷史;雜亂無章的電線桿下,往來人生的瑣碎生活。

周末city walk,誤打誤撞走進了這條名為「大陸坊」的小巷子裡——漢口裡份建築(形似北京胡同、上海弄堂)的重要組成之一

它毗鄰車流不息的中山大道、南京路、卻很難被人注意到。除非是特地尋來,亦或像我這樣誤打誤撞(相信很多武漢人都未必知道這裡)。

我是一眼看到巷子上頭所露出的高樓大廈(其實,它的年代感也很強,也有些年頭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吸引著我朝里走去,以至於我的目光逐漸下沉,觀察到四周的一切。

紅磚清水牆的房屋排列有序,三層臨街建築與揚子街口的大陸銀行四層辦公樓連為一體,底層用於商鋪經營,二、三層則為帶陽台住宅,外立面簡潔大方。背街以主巷型交通方式結構,形成獨有空間。

大陸坊始建於1934年,距今近90年的歷史,系私人銀行「大陸銀行」所建,由著名設計師莊俊設計,歐式建築風格為主。大陸坊與大陸銀行以及200米之外的金城里與金城銀行,都是由其設計。

建成之初,這裡是當時的高檔住宅區,原為兩層單元聯排公寓。據悉,大陸坊建成後,吸引了不少當時的社會精英人士住進來。1938年武漢淪陷後,曾被日本憲兵隊霸占。上世紀80年代,大陸坊在原先基礎上又加蓋了一層。

大陸坊在時代的洪流中經歷了無數風雨,見證了大漢口的興衰發展。1993年,被定為二級優秀歷史建築保護項目,現如今是「江岸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是城市生活最好的記錄。

今天的大陸坊早已褪去昔日住宅區的「高檔」,破損的牆面、無力的門窗以及歲月留下的種種印痕,都在靜靜訴說著武漢的歷史,這份歷史升華了大陸坊的「高檔」,使其沉澱。

沉澱之餘,瑣碎的生活依舊在此延續。當中山大道川流不息時,這裡還維持著一方寧靜天地,遊人幾乎難以發現。可一旦走進去,城市的喧鬧戛然而止。

巷子裡除了一家頗有情調的服裝小店(疑似主要出售復古風格的衣裙)外,還有幾個日常生活用品店(靠近中山大道),剩下的便是寧靜氛圍,偶有住戶進出——大人晾曬衣物,小孩嬉笑打鬧。

難以想像,喧囂的鬧市中心地段,還有這樣的一個「深處」。紅色磚牆與黑色電線交織一起,懸掛著的衣物與窗台的植物靜靜相望,老式里份建築的質感與色澤令人忘卻「雜亂」,只看見眼前的歷史滄桑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71c44438bdf883120449fe94d813a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