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間真的不清不楚嗎?齊僖公是如何被三個女兒打臉的?

2022-06-27     尋根拜祖

原標題:齊襄公和妹妹文姜之間真的不清不楚嗎?齊僖公是如何被三個女兒打臉的?

被尊為「春秋三小霸」之一的齊僖公很糟心,三個女兒都系不緊褲腰帶,輪番抽他的老臉,其中有一個還跟親哥哥不清不楚,差點引發齊魯兩國交惡。

如果您對齊僖公不太熟悉,那你一定聽說過齊桓公,他就是齊桓公姜小白的老爸。齊桓公是齊僖公的第三子,原本沒資格接老爸的班,接班人是大哥齊襄公姜諸兒。後來大哥不學好,因為一場風流官司送了命,這才給了姜小白逆襲上位的機會。

齊襄公的這場風流官司就是他與親妹妹文姜之間的不倫之戀,以及由此引發的兩起血案。

文姜是世人既愛又恨的角色,愛她的人被她的美色和才華傾倒,《詩經》里記載了大量的對其美貌的描寫;恨她的人鄙視她的「淫」,對她的辱罵露骨而又直白。

早年,文姜因為美貌受到各諸侯國的追捧,提親的人絡繹不絕。老爸齊僖公眼光獨特,給她挑選了一位乘龍快婿——鄭國太子姬忽。

可惜姬忽志向遠大,再次(後面解釋這「再」字)拒絕了老薑的美意:「齊國是大國,鄭國是小國,娶齊女有吃軟飯的嫌疑。」這個典故後來成了一個成語——齊大非偶。

姬忽其實不知道,這位大美人文姜身上藏了一個為人不齒的秘密,尚在閨房的她與親哥哥姜諸兒早就暗度陳倉了。看見沒,老天總是在暗處幫助那些有志向的人。

姬忽不喜歡吃軟飯,但軟飯畢竟有吸引力,況且這是一桌豪華盛宴。比如路過的魯桓公,他以備胎的身份笑到了最後,最終抱得美人歸。

婚後三年,文姜給魯桓公生了一個兒子叫姬同,後來姬同被立為太子。

事情到這一步,那些羞恥的歷史或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塵埃掩蓋,然而,十二年後的一件事卻讓這段孽緣星火燎原。

魯桓公十八年,魯桓公到齊國訪問,也搞不清咋想的,他此行竟然帶上了夫人文姜。

古代禮法森嚴,嫁給諸侯的女兒若非特殊情況,一輩子也不能再回到娘。估計魯桓公是個妻管嚴,為了拍老婆和大舅哥的馬屁,把「禮」扔進了垃圾桶。可他怎麼也沒想到,他的這個舉動就是引狼入室,這對兄妹竟然舊情復發了。

文姜「樂不思魯」,賴在齊國不走了,這一呆就是兩個多月,天天找大哥溫習「兄妹情」。魯桓公再傻也看出了端倪,氣得將文姜劈頭蓋臉一頓臭罵。

文姜一看餃子露餡成片兒湯了,趕緊向哥哥兼情人齊襄公求救。

齊襄公即位時齊國的底子非常厚,不過這位昏君不是發揚老爸的光輝,而是不斷敗家。這傢伙有多荒淫無恥呢?我們且看他的表演。

原本兄妹不倫就夠丟人的人,可在被發現後他居然不思悔改,反而選擇了繼續作惡。

有一天魯桓公被大舅哥邀請出席宴會,這位魯桓公有點慫,沒辦法誰讓魯國太弱小,自己又在人家的地盤上呢。他雖不情願,還是捏著鼻子參加了。在別人的鼓動下,心情鬱悶的他一杯接一杯喝悶酒,不一會兒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

齊襄公一看妹夫連車都上不去了,向一個叫「彭生」的公子使了個眼色:扶一下啊。

這位公子彭生是齊襄公的死黨,他天生力大無窮,扶個人還不是小菜一碟。只見彭生上前,一把抱住魯桓公就上了車。等到回到驛站,魯桓公的隨從官員才發現,他們的國君肋骨折斷,早已經薨了!

兩國友好交往,一國國君為了方便睡另一國國君的老婆,竟然幹掉了人家國君,這種事簡直駭人聽聞。

然而,國家之間交往還是要看實力,魯國的大臣們受了奇恥大辱卻不敢發作。也不知道哪位大聰明想了個「絕妙」的主意:里子丟就丟吧,面子還是要討回來的,咱要求齊國處罰兇手彭生。

這個主意讓齊襄公差點沒笑出聲來,魯國這麼上道咱總得顧及一點國際形象嘛,行,把彭生殺了交給他們吧。

就這樣,魯國人拉著兩具屍體回國了,太子姬同即位成了新國君,即魯莊公。

估計害怕,也是為了面子,文姜沒跟著使團回魯國,也沒留在齊國,而是居住在了齊魯邊境的禚地。有意思的是,這個女人居然能遙控指揮兒子,牢牢控制魯國的朝政,還為齊魯兩國的和平作出了大貢獻。

跟文姜的雙面人角色不同,齊襄公則一黑到底,這傢伙後來間接地死在彭生手上。

六年後的一天,齊襄公去打獵,碰上一頭野豬。就當他正準備射殺野豬時,野豬卻像人一樣站立起來,把齊襄公嚇了一跳。左右的人告訴他,這頭野豬是彭生變的。

齊襄公一聽大怒:咋的,老子殺了你,你還敢報復我不成?於是他搭弓射箭,那野豬真的被鬼魂附體似地對著他又哭又叫,把齊襄公嚇得從車上跌落下來。

當齊襄公被人扶起來,野豬沒了,腳上的鞋也丟了一隻,於是一群人驚慌失措地往回跑。估計這一摔,摔丟了齊襄公的智商,回到宮中的他居然跟一隻鞋較上了勁。

因為沒能找到丟掉的那隻鞋,齊襄公竟然把一個叫「費」的隨從抽了三百鞭子。

這個「費」一點不「廢」,他出了宮就聯合公孫無知、連乘等人又殺回宮中,幹掉了齊襄公。當然,這位公孫無知也沒蹦嚓多久,不到一年時間就被齊桓公取代了。

如果齊僖公在地下看到這一幕,估計一定會給自己的臉上加一層黃紙,因為在文姜之前,他已經被大女兒宣姜打過一次臉了。

原來,齊僖公最早是想將宣姜嫁給姬忽的,可那死心眼的姬忽還是那句「齊大非偶」。事實證明,齊僖公的眼光沒錯,錯的是自己的女兒。

這位宣姜才華雖不及文姜,但要論美貌絕不輸妹妹。被姬忽拒絕後,她被嫁給了衛國的太子姬伋(史書亦稱「急子」)。可就在洞房花燭夜時,宣姜發現給她掀開蓋頭的居然是個滿臉皺紋的糟老頭子。

此人不是姬伋,而是姬伋的爹衛宣公。原來衛宣公聽說兒媳的美貌後動了歪心思,他找了藉口打發兒子出差,自己卻闖進了新房。

宣姜一開始其實是受害人,沒想到她後來成了罪惡的兇手。原來自從意外地成了「王后」之後,宣姜給衛宣公連生了兩個兒子。這時候她的身份變了,想法也變了,為了自己的幸福,她決定幹掉「未婚夫」姬伋,讓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

宣姜的計謀非常狠毒,在搭上一個親兒子的性命後,她如願以償地除掉了姬伋,並將小兒子推上了太子之位。

若干年後衛國生亂,齊桓公在救了衛國後,卻意外地責令宣姜嫁給了衛宣公的庶子公子頑。後來歷史又開了個大玩笑,宣姜與公子頑的兒女們居然成了拯救衛國的英雄,一個叫衛戴公,一個叫衛文公,還有一個女兒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許穆夫人。

齊僖公還有個小女兒(史書有爭議,有人說是他孫女)叫哀姜,嫁給了魯莊公。請不要感到意外,古代姐倆嫁給爺倆的例子不算少。

這位哀姜可謂宣姜和文姜的集合體,她跟魯莊公的弟弟慶父勾搭成奸,接連弒殺魯國兩任國君,留下一個「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複句成語。

哀姜忙活了一輩子,一直試圖將慶父捧上國君之位,歷史卻未能讓她如願。失敗後的哀姜企圖逃到母國齊國尋求庇護,卻被齊桓公下令處死,將她的屍體交還給了魯國。

哀姜是姐仨撒得最歡,死得最慘、最快的一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4df0c4c03b66dbbdb07eb8146b3c1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