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導體領域掀起「競爭風暴」後,芯粒(Chiplet)在資本看來,顯然成了制勝法寶,龍頭股更是攔都攔不住的漲停……
01
繼續暴走
今天A股表現一般,跌超1%,有2400多隻股票下跌。晶片板塊的Chiplet概念依然強勢,在半導體指數收跌0.45%的情況下,其依然大漲2.08%。昨天,Chiplet概念更是大漲6.68%。
02
龍頭股7連板漲停
此輪行情中,大港股份顯然成了Chiplet的絕對龍頭。今天大港股份再次漲停,至收盤仍有6.9萬手封單封死漲停,按最新收盤價18.36元計算,約合1.27億元資金。
近7個交易日,大港股份收穫7連板,近15個交易日錄得11個漲停。自4月27日指數止跌反彈以來,大港股份累計上漲269.42%。僅看最近的7連板,按其3.26萬股民(2022一季報數據)計算,人均就可以賺15萬元。不過這種走勢,小編自己是玩不來的,而在大港股份股吧里,不少股民也是如此。
顯示,在剔除年內上市後,大港股份還是當前A股連續漲停天數最多的個股。
03
又是「說你有你就有」?
不過,按照大港股份自己的說法,股民將其按照Chiplet概念來炒,顯然是炒錯了。大港股份在8月8日盤後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表示,其控股孫公司蘇州科陽半導體有限公司(下稱「蘇州科陽」)主要是採用TSV等技術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晶圓級封裝加工服務,目前主要從事CIS晶片和濾波器晶片晶圓級封裝服務,未涉及Chiplet相關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大港股份是一家國有控股公司,成立於2000年4月,於2006年11月登陸深交所,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和園區環保服務,其中,集成電路業務收入來源於蘇州科陽的封裝業務和上海旻艾半導體有限公司的測試業務。
而Chiplet概念簡單來說是一種先進封裝技術。光大證券研報分析稱,Chiplet又稱芯粒或者小晶片,它是將一類滿足特定功能的die(裸片),通過die-to-die內部互聯技術實現多個模塊晶片與底層基礎晶片封裝在一起,形成一個系統晶片。這在股民看來,既然都是「封裝」,「說你有你就有」也就十分合適了。
04
業績波動劇烈
拋開大港股份到底涉不涉及Chiplet相關業務不談,僅看其業績表現的話,近來參與大港股份炒作的股民也是如履薄冰的。
東方財富數據顯示,過去5年,大港股份明顯賺的少虧的多。2017年-2021年歸母分別為0.34億元、-5.7億元、-4.75億元、0.98億元和1.36億元;增速分別為-19.15%、-1796.1%、16.66%、120.59%和39.1%。
今年上半年,大港股份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000萬元-4800萬元,同比下滑50.09%-58.41%。而今年一季度大港股份歸母凈利潤為0.19億元,業績同比大增169.48%。
05
「晶片競爭」風暴來臨
至於說為什麼Chiplet概念能夠如此火爆,就得從當前全球掀起的「晶片競爭」風暴有關了。美國已經簽署了《晶片和科學法案》,該法案將對美本土晶片產業提供巨額補貼,並要求任何接受美方補貼的公司必須在美國本土製造晶片。簡而言之,就是晶片企業「在美國投資,在美國研發,在美國製造」。
韓國已在8月4日正式實施《國家尖端戰略產業法》,將半導體等產業技術指定為國家尖端戰略技術並加強扶持。
還有歐盟,計劃成立100億美元的半導體基金。歐盟委員會希望到2030年,歐洲的晶片生產份額能從目前的9%提高到20%以上,以減少對亞洲晶片進口的依賴。
我國的Chiplet先進封裝技術與國外差距相對較小,很多人認為這將成為中國產業彎道超車的機會,有望帶領中國半導體產業實現質的突破。
不過,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示,Chiplet並非「靈丹妙藥」,也無法規避國內外先進位程的差距,核心的邏輯計算單元仍然依賴於先進位程來提升性能。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像招商證券所言,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割裂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國產化有望加速,巨大的產能缺口也意味著晶圓廠巨大的資本開支,建議關注半導體國產設備廠商。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