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金九」已接近尾聲,棉紗銷售為何不及預期?

2023-09-27     中國紗線網

原標題:觀察 | 「金九」已接近尾聲,棉紗銷售為何不及預期?

從廣東、福建、江浙等沿海地區外貿公司、服裝及織布企業反饋來看,雖然紡服業「金九銀十」新增訂單不及預期,但出口及內需訂單的確有不同程度的回暖,尤其出口溯源訂單觸底回升的跡象略明顯,針織、機織廠家的開機率呈現緩慢提升。

令人困惑的是,9月份以來一些中小棉紡企業反映棉紗成交增長不明顯,「去庫存」效果不顯著,甚至有些廠家表示紗線累庫率反而上升了,紡服業「金九銀十」的紅利似乎並沒有帶動棉紡織業擺脫困境,產業鏈突破的難度較大。

為什麼「金九銀十」引發的終端市場階段回暖對中小紡企的影響低於預期呢?業內分析原因如下:一是近期棉紗成本低、資金壓力大的棉紗貿易商紛紛降價拋貨,積極回籠資金,這對棉紗生產企業的負面影響較大,「金九銀十」的利好作用被削弱。

二是近幾個月我國棉紗進口持續發力,進口紗對國產紗的替代作用越來越突出。據海關統計,2023年7月我國進口棉紗15.93萬噸,環比增長15.17%,同比增長144.57%;8月棉紗進口約19萬噸,同比增加12萬噸,增幅為155.8%;環比增加3萬噸,增幅為18.75%。大量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產地棉紗湧入中國市場,對40S及以下支籽棉紗的替代性增強,對生產40S以下棉紗的中小紡企衝擊偏大。

三是當前中小紡企不僅即期利潤偏低,而且原料隨用隨買,加上現貨採購渠道豐富導致棉紗穩定性、一致性有所下降,終端採購相對謹慎。相較於規模以上棉紡企業,小廠棉花庫存多在15-20天,這對紡企生產技術能力等要求較高,棉紗CV值、強力等指標存在波動,布廠、中間商採購謹慎,少量多批、一單一議的現象很普遍。

來源:中國棉花網

編輯:中國紗線網新媒體團隊

1、歐、美、日紡織服裝進口下降 東南亞紡織市場頹勢難解 企業訂單流失嚴重 紡織旺季成色幾多?

2、國內棉價走弱 儲備棉成交率下降 牛仔龍頭企業越南生產基地啟動 營收5040億!魏橋創業位居「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7位

3、訂單將至!產業鏈有望反彈 下半年市場關注什麼?

關注我,向微信後台發送「行情」,獲取最新行情;向微信後台發送「加群」,邀請您加入300個紡織群;向微信後台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3f3ba07179898f4b3ffbdac6b518f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