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〡「一帶一路」背景下鐵路「走出去」有關政策措施的建議

2019-08-13     一帶一路報道

文:中國鐵建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張紅平

摘要:本文結合「一帶一路」背景下交通基礎設施發展,在鐵路行業要走全球化之路,面臨「引進來」和「走出去」雙重壓力時,針對鐵路「走出去」普遍存在的企業間無序競爭,產業統籌協調不夠等問題,提出有關政策措施的建議。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堅定不移走國際化、全球化之路,實現鐵路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持續再發展。

2018年5月,首發「唐山-安特衛普」中歐班列抵達比利時

一、引言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著眼自身以及對世界未來發展提出的解決方案。「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進一步加強區域國家經濟、社會、貿易、物流、旅遊等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將面臨更大發展。近期,我國又提出進一步全面開放的重大舉措,預計會推出包括基礎設施、交通運輸領域的開放措施。鐵路行業面臨「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雙重壓力,鐵路企業再也不能獨居一隅,國際化、全球化勢在必行。

目前,鐵路「走出去」普遍存在企業間無序競爭,產業統籌協調不夠,規劃項目能力不足,資金來源單一且融資難度大,技術標準認知度不高,企業大而不強、國際化程度低,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匱乏等問題,如何在此機遇期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筆者結合近年來從事相關工作的體會,提出如下政策措施的建議。

中國鐵路企業國際化、全球化勢在必行

二、有關政策措施的建議

1.抓好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協調,增強政策引導,突出前端引領

近二十年來,鐵路行業發展可視為當代中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背景下順勢有為的典型,而在國內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全球發展新環境的雙重背景下,行業如何持續發展,做好頂層設計、謀篇布局是關鍵。國內一大批鐵路企業已紛紛「走出去」,參與技術服務、工程總承包、裝備製造等領域的全球競爭。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保障國家整體利益,如何促進行業持續健康再發展,如何維護有序市場競爭環境,在國家層級「走出去」牽頭機制下加強統籌協調至關重要。

為統籌對外援助戰略方針、規劃、政策,建議新成立的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進一步增強政策引導作用,利用直接援助、政策性金融等措施,加強我國與相關國家在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綜合規劃、各類園區綜合規劃、鐵路基礎設施規劃等方面的合作和對接,強化通過規劃合作孵化項目的能力,加強對鐵路項目規劃和前期研究的資助力度,突出產業鏈前端引領。

2014年4月27日,中國鐵建中土集團的工人在衣索比亞德雷達瓦進行亞吉鐵路先期鋪軌作業

2.制定周邊鐵路互聯互通標準,推動走廊通道項目建設,深化全球鐵路組織框架下運輸服務標準協同

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是首要任務,提高周邊互聯互通水平可帶動區域經貿全面發展。全球鐵路呈現歐洲、北美、以俄羅斯為中心的獨立國協地區、以沙特為中心的海合會地區等區域化格局。歐盟地區經濟一體化促使其在歐盟委員會框架下建立了鐵路網互聯互通基礎標準TSI(即互聯互通技術規定),這一標準促進了成員國貿易的發展和經濟的融合。目前,以中國為中心面向周邊部分地區的互聯互通標準正亟待建立,同時也可為走廊通道項目建設提供指導作用。

「中歐班列」發展迅猛,客觀上也受益於中歐之間鐵路區塊式發展格局,從中國通過兩次換裝(進入獨立國協和進入歐盟前)便可將貨物運達歐洲。進一步發展還需擴大班列輻射範圍,開闢更多快捷通道,並深化在國際鐵路組織框架下運輸服務標準協同,如海關、質檢、運費、服務、建設標準等。

擴大我國在國際鐵路組織框架下(比如國際鐵路聯盟UIC等)建設標準合作,有利於中國標準融入世界,有利於中國設計、施工和製造企業全球化發展。

蒙內鐵路

3.深化鐵路產業內合作,引導和促進產業間合作

長期以來,國內鐵路項目中從事項目管理、設計、施工等的單位各有不同,項目運作模式較為單一。在全球市場上,產業內深度融合的項目模式(EPC、BOT、PPP等)運用更加廣泛。為發揮集約化效應,應逐步擴大推行多元化項目運作模式,促進產業內合作,接軌國際。鐵路行業同質類企業間競爭激烈,中國企業形成合作共贏的聯合體形式,應作為政府框架內項目推行的主要模式,也可作為維護行業有序競爭的常態化制度安排。

為適應全球市場對「鐵路+」產業融合的需求,應統籌協調深化產業間合作,通過產業補償機制保障我國在外的整體利益。應推進「鐵路+公、水、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交通基礎設施+物流」「交通基礎設施+地產開發」「交通基礎設施+工業園」「交通基礎設施+礦產能源」「交通基礎設施+金融」等產業間合作,推動建立利益相關的企業共同體聯合出海。

8月9日,加納共和國鐵路考察團到重慶軌道交通五號線金建路站參觀考察

4.制定鐵路產業全球化發展產業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發揮資金在產業發展中的引導作用

鐵路產業全球化發展離不開產業政策支持,包括從金融、財稅等方面對技術輸出、重點材料設備出口等領域的支持。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廣泛聯合國內外開發性金融機構、商業銀行、股權投資基金、社會資本等力量,為「一帶一路」鐵路建設項目提供有競爭力的融資支持。國內政策性金融機構適度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出台融資相關政策,引導產業向高端諮詢、高技術設備和智力密集型服務方向發展,鼓勵企業在商業原則下參與項目投資和運營,通過「投建營」一體化持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5.擴大行業對外開放,深化鐵路國際合作,維護全球市場秩序

國內鐵路市場進一步擴大開放與「走出去」相輔相成,擴大開放可促進「走出去」能力建設。鐵路企業可通過引入國際管理團隊、建立合資公司、國際併購等,進一步提升項目管理和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擴大與已開發國家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深化利益融合,可降低項目運作風險,也有利於維護全球市場秩序。國家發改委聯合28部門發布的《關於對外經濟合作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進一步約束企業海外業務中的失信行為,保障企業有序參與競爭維護市場秩序。

1月24日,中國鐵路總公司與西南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實施人才戰略,培養和吸引國際型復合人才,優化人才知識結構

全球化戰略需要國際型人才支持。教育國際化正在加快,國際交流日益廣泛,「一帶一路」國家來華留學人員不斷增多,留學海外優秀人才不斷回流,國際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多,應制定相應政策措施使之留得住、用得好。大學專業教育應與國際接軌,科學設定專業人才知識結構體系。國家應為職業人員合理流動消除制度障礙,為復合多元化人才創造良好環境,為企業全球化戰略提供根本的人才保障。

7.加強境外風險防控

我國企業在海外資產和利益逐年增大,政府、智庫、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多方應共同為企業海外風險防控提供支持和服務。政治、經濟、法律、環境、社會等風險因時因地而變,企業除應充分識別並防範此類系統風險外,更應做好基於項目層級的合同、技術、資金等風險防控。此外,近年來國際承包商廉潔風險不斷上升,應加強對企業海外廉潔風險預警,同時還應防範成為某些國家政治操作的工具,避免釀成重大的政治外交危機。

8月2日,在安哥拉洛比托鐵路項目現場,中國中鐵二十局本格拉鐵路項目員工在進行鐵路維護

三、結束語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對全球經濟社會影響日益擴大,中國鐵路「走出去」已呈現良好發展局面。通過政府和駐外機構、協會、金融機構、企業等持續協作努力,在國家層面抓好頂層設計,增強政策引導,制定鐵路產業全球化發展政策,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擴大行業對外開放;在行業層面深化全球鐵路組織框架下運輸服務標準協同,推進與周邊國家互聯互通技術標準和走廊通道項目合作,深化產內和產業間合作;在企業層面面向全球開放合作,實施人才戰略,加強境外風險防控。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以周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大國際產能合作等項目為平台,堅定不移走國際化、全球化之路,必將實現鐵路產業轉型升級和行業持續再發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51-1788/F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2096-2886

郵發代號:62-62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向雯

審核:彭納

主編:鄧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61s8i2wBvvf6VcSZ4Gg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