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持續快速增長。今年7月初,國內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駛下生產線,從第1000萬輛到突破2000萬輛,僅用時17個月,新能源汽車增長空間巨大,伴隨而來的是新能源汽車出行需求和補能需求的不斷擴大。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秘書長仝宗旗日前在2023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上指出,充電問題尤其是私家車充電問題迫在眉睫,在使用中,車主有很多痛點,例如充電平台不互通、充電APP功能不完善、充電車位被占用、充電樁損壞、實際電流不足等。
基於此,車企在解決補能焦慮這一賽道上的競爭愈演愈烈。
比亞迪在新能源車的發展上是有目共睹的,其自研的五大充電技術,也是目前充電又快又穩,不依賴超充樁等特殊建設的代表。這五大技術包括了:800V高壓平台、升壓快充技術、雙槍超充技術、復合直冷技術和脈衝自加熱技術。
近日,比亞迪汽車工程院副院長凌和平在一場技術溝通會上介紹,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不同時期,比亞迪都推出了符合需求和充電國情的解決方案,應對當下「大部分快充樁還是充得不夠快」的問題,比亞迪推出了「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即左右各一個充電口,可以同時插槍充電以提升電流,讓公共快充樁「秒變超充樁」。
在會議上,凌院長表示,比亞迪早在2015年就已經研發出800V高壓充電技術。可能會有部分人感到疑惑,800V不是近年來才成為各大車企宣傳的「標配」技術嗎?怎麼比亞迪在那麼早之前就有?而且還那麼多人不知道。
事實上,早在2015年,比亞迪就率先發布了全球首創乘用車800V高電壓平台,並且搭載在了當時的秦EV(2015款)、唐DM(2015款)等車型上。如今比亞迪的海豹、宋L、騰勢N7等車型其實都支持800V高壓快充。同時,由於當時國內充電樁絕大部分都是500V以下的低壓樁,為了解決與高壓車型充電不兼容的難題,比亞迪還全球首創了升壓充電技術,徹底實現車樁兼容,全面適配所有直流充電樁。
對於如今各大車企宣傳的「標配」凌院長也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他認為,行業競相進入800V高電壓平台賽道,但這並不值得大肆宣傳,因為800V高電壓平台其實並沒有很高的技術難度。此外,他透露,比亞迪也已經突破了更高壓的充電技術,並早已研發出了1200V的功率元器件。
今年,比亞迪全球首創了乘用車雙槍超充技術,讓公共快充樁也能成為超充樁,以適應快充樁普及廣、超充樁稀缺的現狀,以騰勢N7為例,雙槍超充最大功率可達230kW,公共快充樁上實現15分鐘充電350公里。而為解決超充時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比亞迪首創了全球復合直冷技術,通過電池上下面鋪直冷板的設計,以及兩套冷媒獨立控制系統,使得電池冷卻面積提升100%,換熱能力提升85%以上,帶來更高的安全性。
汽車網評:日前,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日前聯合發布了汽車產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路線圖明確,2030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目標為60%。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也給補能建設帶來了更大的挑戰。而在各大車企還在大肆宣傳800V是標配時,比亞迪卻在不斷突破自己、創新技術,給大家帶來自研的五大技術,致力解決用戶的補能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