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漸近,人們的心緒還在被「病毒阻擊戰」所牽動,而對農民來說,新一年的勞作也如期正式開始。在涿州,疫情並沒有阻止農民們進行農業生產的腳步,用辛勤的勞作,期待著明天的碩果。
2月21日上午,在高官莊鎮郝各莊的大棚里,師俊傑一瘸一拐的從大棚深處走出來,上次的雨夾雪,趕上停電,捲簾機啟動不了,壓塌了兩個大棚,他心急崴了腳,這幾天一直跛著腳走路。一個棚里的櫻桃蘿蔔剛發走,剩下一部分胡亂的攤在地上,「這些蘿蔔長大了,走不了市場了!」師俊傑告訴記者。
師俊傑,徐水人,機緣巧合在朋友的介紹下在郝各莊租下了18個蔬菜大棚,種植小白菜 櫻桃蘿蔔 紫葉生菜 圓球生菜等十幾個品種的葉菜。從2月1號到2月底,要種6種葉菜,菠菜、油菜、油麥菜、小白菜......」師俊傑在大棚里開始割菜、修根、打捆。為了疫情期間保障蔬菜供應,他今年又臨時增加了幾種生長周期短的小白菜,保質保量搶種速生葉菜,過了疫情打算種西紅柿和黃瓜,「這20多畝的大棚里種植的十幾個蔬菜,滿棚的話,日均上市量能達到2000多斤。」師俊傑信心滿滿。
面對疫情,一方是蔬菜困在基地里銷不出去,一方是保市民的「菜籃子」安全,品種豐富。涿州市將疫情防控與農業生產有機結合起來,採取一系列措施,辦理通行證,對接商超,如今,師俊傑的葉菜已經恢復正常生產供應。
農業農村局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各農業生產基地採取集約化育苗方式種植速生葉菜,加大蔬菜上市數量,同時做好春耕服務,確保蔬菜穩產保供應。
無論疫情的陰影如何徘徊,那些將在春天破土而出的種子,都是人們生活的保障。「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一個不平凡的新春伊始,勤勞的人們不懼困難,邁出堅實步伐,必將收穫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