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個政策禮包已送達!優化營商環境改革3.0版政策措施持續出台

2020-02-28   發展北京

發改君今日發布:北京市持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3.0版各項任務措施落地,截至目前,已出台40個政策文件。


去年11月,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3.0版」改革方案正式印發實施,聚焦企業創新創業、投資貿易、產權保護、市場競爭、法治保障等12個重點領域,提出204項改革任務措施。


3個多月以來,204項改革任務措施已完成161項,占79%。與此同時,全市對標企業和群眾需求,緊鑼密鼓地推進各領域改革措施落實落細落地。


截至目前,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市場監管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交通委等部門,圍繞企業開辦、辦理建築許可、登記財產、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辦理破產、政府採購等8個重點領域已出台第一批40個政策文件(詳細名單見文末)。


疫情防控期間,北京通過「網際網路+」形式積極推進第一批政策文件落實,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為無法出門辦理業務的企業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網上辦理途徑。


1日內完成發熱門診項目規劃許可


2月12日13時正式網上申報;


4小時內完成規劃許可辦理;


半日內完成校核制證;


2月13日,僅僅1天以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發熱門診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簡易低風險項目)》已通過EMS方式免費寄遞。


前不久,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豐臺分局聯動區級職能部門,利用「簡易低風險」項目審批服務政策,探索建設單位網上申報、上傳材料,審批部門網上受理、網上審核辦理的「零見面」審批方式。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發熱門診項目就是這一審批服務的直接受益者。


相關政策


去年底,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部門擴大簡易低風險項目適用範圍,出台《關於印發<關於完善簡易低風險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意見>的通知》及相關配套文件,逐步擴大改革適用範圍,按照「能減則減、能免則免、能快則快、能優則優」的原則,進一步精簡環節、壓縮時限,為企業減負。


網上「雲庭」解決合同糾紛


2月14日下午,北京二中院民四庭由3名法官組成的合議庭,通過6路信號連接「雲庭」,對一起上訴案進行了線上開庭審理。



這是一起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上訴案,上訴方公司地處吉林,被上訴人在廣東,兩地疫情防控力度大,均無法到京參與庭審,在徵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基礎上,合議庭對該案採用網絡開庭的方式進行審理。


相關政策


在執行合同方面,市高級人民法院進一步加強商事案件全流程管理,全面推行「接訴即答」「接單即辦」聯繫法官工作機制。


網上「雲庭」便是智慧法院建設的一項重要成果,依託網際網路音視頻技術,建設上線網際網路庭審系統,讓當事人在疫情防控期間享受到安全、便捷的司法服務。


多領域改革 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優化營商環境歸根到底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企便民,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除了以上環節實現「零見面、不跑腿」,第一批40個政策文件中還有許多惠民舉措。


開辦企業方面


市市場監管局在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大興、順義、延慶7個區試點實行「市場主體登記告知承諾制」,推動實現「全程零見面」秒批登記。


獲得電力方面


市城市管理委等部門推行低壓電力接入占掘路「免審批」改革,進一步壓減辦電時間。


納稅方面


北京市稅務局進一步完善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和「全程網上辦」清單。


跨境貿易方面


北京海關建立「兩步申報」容錯機制,提升單證電子化程度、擴大免擔保通關企業範圍,制定並公開操作時限、價格清單等,進一步提效降費。


辦理破產方面


市高級人民法院建立企業破產工作府院聯動統一協調機制,進一步規範破產重整案件辦理。


政府採購方面


市交通委、市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台公路養護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全流程電子化措施和6個配套文件,提升招標效率、降低招標成本。


目前,第一批40項政策已形成彙編並印發各區推動落實。下一步,北京將結合疫情防控要求,靈活運用「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多媒體平台,開展面向企業、中介機構的多渠道、系統性宣傳培訓。


40個政策禮包已送達!優化營商環境改革3.0版政策措施持續出台

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政策3.0版第一批40項政策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