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經過1周的試運行,我市醫療救助「一單制」結算系統正式上線。今後,全市6萬餘名困難群眾申請醫療救助「一次都不用跑」,出院便能享受醫療救助相關待遇。
醫療救助是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對困難群眾實施救助的重要舉措
過去,由於醫保、民政、扶貧等部門之間的信息相對獨立,醫保報銷、醫療救助系統也分別獨立,部分縣(區)針對農村部分救助對象開展了人工「一站式」醫療救助結算,但範圍較小,大部分救助對象申請醫療救助需持相關證明到村(居)委會、鄉鎮(街道)、縣(區)民政局辦理,存在手續繁雜、程序環節多,來回跑、跑多趟,耗時長、等待久等問題。
如何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讓困難群眾醫療救助不再「難」?
在開展「親歷體驗 為民服務」調研活動中,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多次深入基層,走近困難群眾,傾聽群眾心聲,全面梳理醫療保障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難點和堵點。
「群眾反映就醫墊資壓力大,申請醫療救助程序複雜,來回跑,有的甚至因對政策不了解而延誤了救助期限。」市醫療保障局負責人說,困難群眾經濟條件本就不好,若醫療救助政策執行不及時、不到位,很可能導致困難群眾「看不起病、住不起院」,極大損害了群眾利益。
為此,市醫療保障局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積極探索醫療救助支付方式改革,大力推進「一單制」結算系統建設,並聯合市民政局、市扶貧開發局建立了全市醫療保障、民政、扶貧開發等部門數據信息交換機制,打通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通過數據共享,實現了醫療救助政策與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扶貧政策有效銜接。
數據的交換和共享,為「一單制」結算系統上線打下了堅實基礎。7月25日,我市醫療救助「一單制」結算系統在全市具備住院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上線試運行。當天,鹽邊縣格薩拉鄉毛子坪村的一名困難群眾在鹽邊縣中醫院辦理住院醫療費結算時,順利實現醫療救助費用在醫療機構前台「一單制」結算。截至7月31日,全市在醫療機構前台「一單制」即時結算醫療救助費用的救助對象145人次,醫療救助資金支出10.7萬元。
據了解,「一單制」結算不但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困難群眾住院時的墊資壓力,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還減少了現金髮放,有利於醫保資金監管。同時,實現了醫療救助「零等待」,提高了救助效率,減輕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
延伸閱讀
醫療救助「一單制」結算
醫療救助「一單制」結算,是指低保、特困人員、精準扶貧等救助對象在我市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結算時,各項基(資)金應支付的金額均在醫療機構前台完成及時結算,體現在一張結算單上,應由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支付的費用由定點醫療機構統一向醫保經辦機構申報結算。救助對象出院時,只需結清個人負擔的費用即可。
新聞多看點
「攀枝花智慧」亮相第四屆成都智博會,「兩城」建設成客商關注焦點
8月1日至2日攀枝花這些列車停運!
點贊!四川20人參選全國「最美奮鬥者」, 快來為他們投票加油!
記者 程桂英
編輯:李可
審核:陳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