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富到老賴,李兆會

2019-12-27   ASKtime


22歲的時候被迫輟學,臨危受命,成為了一個大型企業的老總,要保證底下近萬人的溫飽。李兆會的經歷猶如坐過山車。

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李兆會是一個敗家子,他只用了短短15年的時間就將父親李海倉留給他的海鑫集團給弄破產了。

還有一些人認為,李兆會是一位紈絝子弟,因為他的兩任妻子都是明星,且他在娶這兩任妻子的時候都是風光迎娶,兩場婚禮都動輒數千萬。

然而,李兆會從父親被槍殺而臨危受命,到迎娶白富美的人生巔峰,最後妻離子散負債纍纍。他的前半生用波瀾壯闊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山西前首富跌宕起伏的人生。


臨危受命

作為山西第二大鋼鐵企業的公子,李兆會的生活富足而平靜,他根本不會想到自己在二十二歲這年,會經歷人生的一大轉折。

父親李海倉白手起家創辦了海鑫集團,資產規模近40億,是國內第二大民營鋼企,人稱「民營鋼鐵大王」。

父親被槍殺了。遠在澳洲讀書的李兆會被急召回國,繼承了由其父親一手建立的海鑫鋼鐵集團。李兆會被迫開始了他的企業家生涯。

他對家族給自己安排的未來沒有絲毫準備,失去父親的巨大痛苦更讓他無暇他顧。

突遭家變,家族企業無人接掌。

李兆會被家人緊急召喚回國,但他並非當時最被看好的接班人選。無論是李兆會的五叔李天虎,還是六叔李文傑,都已經在海鑫鋼鐵從事管理崗多年。

最終,在爺爺李春元的力挺下,22歲的李兆會成為海鑫鋼鐵新掌門人,外界頗為驚愕。

某媒體採訪時他曾說:「那天晚上,我在父親的靈前跪了一夜,想了好多好多事情,想我今後該對這個家庭盡什麼樣的責任,該對這個公司盡什麼樣的責任……我不想做這個董事長,因為我覺得自己現在沒有這個能力。不論是給我五叔、六叔還是辛書記,我都同意。」

但是最終,家族利益決定了李兆會必須坐在父親曾經坐過的位置上。

李海倉去世後的第28天,李兆會正式接班。此時,李兆會面臨四大挑戰:一是家族權威的重新樹立;二是企業商業模式的再造;三是企業管理文化的重新塑造;四是人才和管理隊伍的培養。

作為既是突然接班,又是中國「獨生一代」接班的第一人,前面沒有先例可鑑,後面沒有「預備期」過渡。

李兆會當時的感覺是:「當命運讓我面對海鑫的資產,我深刻地領略到了父親"超越財富"的精髓。我感到,財富選擇在我一個人身上,責任感是如此地強烈。雖然我可以讓大家給我一定的時間,但我知道企業不會等人,市場也不會等人,只有盡最大努力去做……」

不過,曾在海鑫鋼鐵工作13年的前高管曾向媒體表示,李兆會私下裡認為父親留下的海鑫鋼鐵是負擔,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接班。


人生巔峰


李兆會曾信誓旦旦地說過「企業是我父親的,我不能讓它毀在我的手裡」。最初的時候,李兆會也曾把海鑫打理的井井有條,接班第一年,海鑫總產值達到了70億,納稅位居全國前列,也是這一年,李兆會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高居第19位。

那段時間那日夜學習企業管理的知識,在其流傳於網絡的幾張工作照中,他常單手托腮,眉頭緊鎖。與當年在澳洲留學時不同,接班海鑫之後的李兆會剪掉了朋克風的齊肩長發,留起了更符合商人形象的板寸。

從民生銀行項目開始,李兆會開啟了不同於父親布局實業的經管之路。

李兆會所持民生銀行股份解禁期為2006年10月26日。此後,李兆會進行了快速拋售,通過投資民生銀行,李兆會保守獲得收益26.59億元。

此後,李兆會以海鑫鋼鐵和海博鑫惠為平台,在A股中投資了興業證券、山西證券、光大銀行、新能泰山、萬向德農、益民集團、中化國際、太鋼不銹、日照港等,此外,李兆會還投資了銀華基金,民生人壽,上述總計收益超過40億元。

李兆會的金融投資之路不止於此。

其在2005年發起成立了北京惠宇投資和和嘉投資,不僅進行投資,還做了房地產、兒童樂園等諸多項目。北京四元橋西的比如商場是李兆會最大的一筆投資,該商場集購物中心、大型商超以及比如兒童歡樂世界為一體,李兆會本人在比如商場周圍花費數千萬購置豪宅,也在北京朝陽、順義等區域購置了多套房產。

它的市值也從四十億到了五十億,然後一年後五十億變成了七十,2010年李兆會到達了人生巔峰身價125億順利的成為了山西首富。甚至被評為「最牛的富二代」。

此時的李兆會不僅事業有成,同時還收穫了愛情,與影視明星車曉組成了一個新人的家庭。


豪華婚禮

事業成功的李兆會,緊接著就迎娶了「演藝圈三大氣質女星」之一的車曉,與李兆會的結合,當時真是轟動一時。

車曉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作為華誼公司一位二、三線女星,車曉最著名的角色就是《非誠勿擾》中與葛優相親的「性冷淡女」,此外都是參演一些電視劇。

據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車曉能嫁入豪門,就勝在沒有緋聞,「她是軍隊大院長大的,父母都是表演藝術家,她媽媽就是王麗雲,很有名的演員。車曉很單純,不是那種只想成名的女藝人。豪門娶兒媳,就想要這種。」

婚禮在老家山西省聞喜縣東鎮的海鑫集團舉行了古樸典雅隆重的中式婚禮。席開500桌,婚車200餘輛,「他家鋼廠有1萬多職工,都被邀請參加婚禮,但『嚴禁』送禮,李家還反過來給員工送紅包。」

還請來一堆著名演員,有做了媒人的成龍,有著名的趙本山大叔,全部都來了;200台豪車迎親,一萬多個燈籠掛在路上,出手闊綽讓人印象深刻!

作為李家大家長,李兆會的爺爺奶奶要求婚禮多點中國味,「兩位老人還請了北京的師傅到山西,給家裡人做唐裝,每套都要1萬多塊。」

車曉曾在受訪中這樣描述李兆會,「在我看來,生活中他就是一個小孩,他也很需要別人關心關愛,他那樣一個境遇的人,比較少人跟他說一些掏心的關心話。他可能愛的也是這一點,畢竟這個東西很寶貴。」

不過,這段高調奢華的婚姻只持續了1年多,傳聞說李兆會支付了高達3億元的天價離婚費,但是她卻從未承認過。

幾個月後媒體報道,李兆會另結新歡程媛媛,斥資幾千萬讓她擔演《黃金大劫案》主角,但未經證實,不知真假。2012年,他正式迎娶程媛媛。

低谷

感情生活的混亂似乎也預示著李兆會事業上的混亂。

沒多久,海鑫資金鍊斷裂、煉鐵爐陸續停產,最終導致全面停產。不知道是因為在投資之路上投入了太多精力,還是本就無意關注海鑫鋼鐵。

李兆會自從踏入了股市之後,便對海鑫鋼鐵不太上心,員工從來都見不到李兆會。海鑫集團更多還是屬於家族式管理的企業,但自從五叔分管海鑫水泥廠而離開之後,各個親屬也都漸漸淡出了海鑫集團,公司漸漸進入無人管理的情況。

長期處於無人負責狀態的海鑫鋼鐵在2014年終於全面停產,一個鋼鐵帝國就此分崩離析。接踵而至的就是近200億的巨額債務,而整個海鑫集團帳面資產僅為100億元左右。

而實業與金融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了鋼鐵帝國的支撐,李兆會的金融帝國也隨之沒落。

在海鑫破產之後,各大銀行就像一群聞著血腥的鯊魚撲向李兆會,一時之間各種金融借款糾紛成了一根根壓死駱駝的稻草:光大銀行的1.19億、韓國東亞銀行的1億、中國銀行的9956萬、洛陽銀行的6000萬……

破產之後,絕大多數的債務都得由李兆會一人承擔。2018年11月,李兆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成為了實實在在的老賴。


在債權人會議上,現場的債權人透露,李兆會面對如此大的壓力,身上的汗衫都濕透了,但李兆會也承諾各位債權人,稱自己還年輕,會想盡一切辦法給各位償還債務。

曾經李兆會是多麼風光,婚宴是多麼的鋪張豪華,但卻落到如此下場。

繁華落盡,李兆會接手的海鑫可是發展勢頭正足,卻被他帶領成破產,真的是可惜了。較為矛盾的是,究竟是海鑫集團拖垮了李兆會,還是李兆會拖垮了海鑫集團?這一問題或許永遠都不會有一個正確答案。

商業是殘酷的,有誘人的機遇就有暗流洶湧的風險,光鮮亮麗的富豪令人艷羨,但是他們承擔的壓力和責任又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作為一位商人,想要有所作為,處變不驚,拿得起放的是關鍵,不能為眼見的得失蒙蔽。


乳財傳媒出品,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