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龐維雙)日前,河北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出爐。此次共有141項(子項158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入選,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等10大項,其中包括滄州22個項目。至此,我市省級非遺項目達到124個。
此次入選的22個滄州項目中,傳統音樂項目包括:
東光縣的觀州鑼鼓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項目包括:
運河區的中幡、六合拳
黃驊市的秘宗拳(周氏)、大師鞭
吳橋縣的雜技「二龍吐珠」
傳統美術項目包括:
肅寧縣的內畫
南皮縣的王廠鏨銅浮雕
河間市的剪紙
新華區的刺繡
獻縣的補花
海興縣的根雕
傳統技藝項目包括:
泊頭市的楊家燒餅製作技藝
南皮阿杜土雞製作技藝
孟村「全羊李」清真醬牛羊肉製作技藝
新華區的御河老酒釀造技藝
滄縣棗木加工工藝
肅寧縣的吹糖人技藝
青縣的申家雞煲製作技藝
傳統醫藥項目包括:
運河區的師蜂堂中醫診療
肅寧縣的馮氏正骨
滄縣的釋迦寶山脫骨疽針療法
截至目前,我市共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8項、省級非遺項目124項。在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我市有15名。我市有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122名,市級非遺項目傳承人36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