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民網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人民網文娛部承辦的的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落下帷幕,揭曉了年度榮譽推介電影;年度榮譽推介導演;年度榮譽推介編劇;年度榮譽推介男、女演員等十一項榮譽的獲獎名單。
其中,德雲社相聲演員于謙憑藉電影《老師·好》中的精彩表現,於前段時間喜獲第十一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最佳男主角」稱號後,在「光影中國」再奪年度榮譽推介男演員獎。作為首次舉辦的電影獎項,首屆《「光影中國」電影榮譽盛典》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
此前,人民網和「光影中國」公布了年度榮譽推介男演員獎提名名單,將和于謙角逐這項獎項的,其中有《我和我的祖國》中的葛優、黃渤、張譯;《「大」人物》中的王千源;《中國機長》中的張涵予。甚至還有于謙以及德雲社多年的老朋友,在《流浪地球》中飾演劉培強的吳京。
參與角逐的其他選手,無一不是久經沙場、大名鼎鼎的「老戲骨」級別演員。謙兒哥最終能夠殺出重圍,簡直不要太難得。
于謙與頒獎嘉賓孫淳
在去年的第十一屆「澳門國際電影節」中,于謙老師也是憑藉電影作品《老師好》,奪得了第十一屆「金蓮花最佳男主角」的大獎。當時的謙兒哥,身穿大褂上台領獎,引發熱議。
而在那之後的幾場相聲專場演出中,多年來喜獲(?)「爛片大王」稱號的德雲社班主郭德綱,也化身酸檸檬,對於謙兒哥的獲獎頗有「微詞」。
不僅故意把謙兒哥獲得的獎項稱為「金菊花獎」,「拿出一副影帝的嘴臉」,還多次拿謙兒哥獲得影帝的事情砸掛:「拿不拿影帝,你都是我兒子」(假裝是對郭麒麟訓話,在表演時故意重複,並面向于謙)。
不過,你要是真以為郭德綱犯了「紅眼病」,就應了那句網絡流行語:「認真你就輸了」。
要論演戲,在《老師·好》之前,大概很少有人會留意到,其實謙兒哥是正兒八經的北影科班出身。當然,這段經歷,也正是因為當時包括相聲在內的曲藝、戲曲市場並不景氣的時代背景,而且從業者對市場的前景也非常悲觀。而謙兒哥當時準備「跨界」,多多少少地,也因為謙兒哥的師父石富寬的搭檔、後來成為郭德綱的師父的相聲名家侯耀文的二哥在當時的影視界有著不小的知名度。通過這層關係,于謙在當時的很多年裡奔波於各個劇組,客串一些甚至沒有台詞的角色。
至於侯耀文的二哥後來在相聲界小範圍內鬧得烏煙瘴氣,卻是後話了。
也許正印證著老話常說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相聲市場升溫前的「跨界」,以及德雲社開始聲名鵲起、但小劇場的收入難以「養家」時的頭幾年裡,德雲社演員們作為主創和主演拍攝《知縣葉光明》等劇的經歷,都給謙兒哥的首次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聲演員「跨界」「下海」的現象,並不罕見,由於對市場前景的悲觀或者出於個人考慮「跨界」影視圈的,也並不少。但能夠闖出一番名氣,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做到成功的,屈指可數。從馮鞏到楊少華、楊議父子,如果不純從收入考慮,他們在影視界的成就和口碑,比起之前的相聲舞台,顯然要低得多。
至於賈旭明,從相聲舞台上消失多年後,近年來似乎也在考慮投身影視圈,前段時間還和謙兒哥合作了一部網絡電影。但也正是這一部網絡電影,才讓人對賈旭明今後的發展產生隱憂。畢竟太鮮明的長相特點,也許很難使導演們說服自己讓他嘗試其他角色。
《老師·好》上映時,很受好評,但也確實因為有「落入俗套」之嫌的結局,受到一些詬病。去年教師節期間重映,成績雖然沒有出人意料,但也算過得去。正值近日又發生一起「弒師案」之際,泛校園類話題也常常被提及,再看《老師·好》,不由得讓人心裡感慨萬千。
聲明:本文由 小馬曲藝 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轉載請告知並註明作者姓名。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fJXnG8BUQOea5OwMZz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