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四個字,是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的代名詞,也是對其創始人、主任律師吳少博及其團隊的最高讚譽。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一直以來,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精神,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開拓了我國律所專注於綜合行政爭議案件處理的新藍海。該律所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定維護企業以及個人的合法利益,用專業、高效、創新的服務,不斷深化公平正義的探索與實踐,闖出了一條獨特的市場化、公司化、專業化的現代律所發展之路,推動著法律服務行業向前發展。該律所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卓越的業績,不僅贏得了無數企業的信任和讚譽,更為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了堅實力量。
法律不僅僅是規則和條例,更是人們生活的基石,是社會秩序的保障。基於此,對法律有著深刻理解和獨特見解的吳少博團隊,致力於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法律「商業集團」。他們手持正義之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熱情,為創造一個更公平、更正義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堅守專業、精準維權,
引領企業客戶穿越「生死線」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麼,拯救一家公司呢?具備深厚的法律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吳少博律師,從未停止對法律服務的深度思考。正是這種善於思考的品質,使他能夠不斷發現新的法律服務領域和市場需求,為事務所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面對法律服務市場的激烈競爭和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吳少博善於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分析,既關注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的變動,又關注企業和個人的具體需求,成功發現了法律服務的「窄門」——綜合行政爭議案件。這一領域雖然難度較大,但市場需求量大,且對企業的生死存亡具有重大影響。
2010年至2020年這10年間,吳少博做了大量的以中小企業為目標對象的行政綜合爭議維權工作,這些案件通常與徵收、拆遷和關停等重大問題相關,對企業的影響深遠。面對企業的重大困境,吳少博如同醫術高超的「大夫」,為企業開出良方。他堅信,只有憑藉專業的法律知識和實踐經驗,才能形成最優的解決方案,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他的團隊以實務為導向,圍繞「征、拆、關」等核心問題,制定了一系列針對性的維權策略。這些策略不僅注重法律的專業性,還充分考慮了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他成為了業內知名的「企業維權專家」。
經過市場化、商業化調研,吳少博和他的團隊注意到,國內很多企業在法律維權方面的資源很貧瘠,在遇到糾紛的時候,往往習慣於用協商、「熟人」關係之類的方式去解決。「這些方式操作起來往往存在很多問題,也並不能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專業律師發揮作用了。」
從業多年,北京吳少博律師事務所辦理的案件已涉及北京、上海、廣東、遼寧等20多個地區,為全國2000多家企業實現了合理補償的「維權夢」,也有企業獲得了超出預期的賠償金,甚至有些幾乎「命懸一線」的企業起死回生了!
在吳少博看來,律師的立場和心態至關重要。他們必須堅定維護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在面對對抗性強的案例時保持堅韌不拔的心態。這種強韌的心態不僅影響著律師自身的心理狀態,也是企業維權成功的重要因素。吳少博的領導才能和前瞻性思維不僅推動了自身業務的發展,更為整個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杆。
吳少博坦言,對法律行業的嚮往和信仰是他不斷前行的動力。他始終堅信,只有堅定信仰、保持專業、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國家的法治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顛覆傳統、大膽創新,
走現代化律所發展道路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法律從業者,吳少博深刻認識到傳統律師事務所的局限性,他以專業為基礎,開拓了「市場化營銷、公司化管理、專業化運營」的新路徑,將市場、業務、運營、人力、財務等部門引入律所,推動法律服務行業邁向現代化新征程。
吳少博及其團隊敏銳地捕捉到傳統律所獲客模式的弊端,即過度依賴人脈資源和個人開發。為了打破這一局限,他積極推動律所市場化發展,顛覆傳統獲客模式。他們通過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精準預判市場需求並迅速作出反應和調整,及時發現批量化、群體類或大量出現的案件類型,不僅提升了律所的市場競爭力,實現了業務拓展,也贏得了更多客戶的信任和認可。
近年來,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法律服務需求的升級,吳少博律師事務所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業務領域,從B端企業客戶拓展到C端個人客戶,積極應對商品房群體訴訟等領域的挑戰。他們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創新能力,成功捕捉到了市場的變化,形成了以不動產業務領域為核心的「不動產+行政」「不動產+刑事」「不動產+民商」的法律服務專長,並為客戶提供了更加全面、精準、高質量的法律服務。「隨著近年來商品房市場的波動和行政類糾紛的增多,特別是開發商違約、購房者斷貸以及無法按時交房等問題的頻繁出現,對我們律所而言無疑是一個新的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緊緊圍繞著不動產這一個產業鏈條進行垂直化的業務領域設計,只有走專業化道路,並能慢慢導向產業化發展,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現代化律師事務所發展路徑。」吳少博坦誠地分享道。他進一步解釋,這種市場變化要求他們必須迅速而準確地調整服務策略和業務方向,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對於律所來說,這不僅意味著要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這些新型糾紛的法律性質和解決方案,還需要在服務模式、資源配置以及團隊協作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優化和升級。
在內部管理上,吳少博律所大膽引入公司化管理模式。摒棄以創收為唯一標準的傳統考核體系,轉而以客戶服務質量和承擔案件數量為考核依據,建立了綜合績效考核機制。同時,律所實行工薪制度,律師不再依賴提成,確保了服務的穩定性和質量。與此同時,還將傳統律師的三種角色——銷售員、商務談判員和案件辦理員一一進行分離,設立了市場部、商務部和律師部。「傳統的合伙人制,每個合伙人通常只關注自己的團隊,導致整個律所缺乏統一的管理和協作。在這種模式下,律所往往只是一個個人的簡單聚合體,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隊協作。而且,每個律師常常需要同時承擔多重角色,既要負責尋找客戶,又要進行商務談判,還要處理案件事務,所有的責任都落在了一個人的肩上。這使律師的工作壓力巨大,且難以專注於提供高質量的法律服務。」吳少博直言。改革後的律所管理制度向公司看齊,制定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和激勵方案,這種分工明確、協作緊密的組織架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客戶滿意度。
為了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吳少博律師事務所內部設立了質檢和客服部門。質檢部門對全部案件客戶進行回訪,主動詢問客戶對律師服務的滿意度,確保及時發現問題並加以改進。而客服部門則負責接收和處理客戶的反饋和投訴,確保客戶的問題在三個工作日內得到解決。這種快速響應和處理客戶投訴的機制,可以說是在業內開了先河,也讓客戶感受到了律所的專業性和責任感。
整合機構、推動法商融合,
打造一流法律「商業集團」
實踐證明,只有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和管理模式,才能真正激發律所的潛力和活力。吳少博的成功經驗為法律服務行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示。他沒有止步,而是積極構想並推動法律行業的創新與發展,開始描繪一個更大的藍圖——打造一個一流的法律「商業集團」。他的目標是構建一個綜合性的法律商業集團,通過整合現有的法律業務和資源,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法律服務。
在吳少博的構想里,這個法律商業集團應該以律師事務所作為後端,囊括法律科技、法律傳媒、法律諮詢、法律服務和法商融合等板塊,真正設立一個法律服務的市場化架構,從而構成一個真正能適用於眼下市場環境的法律「商業集團」。
吳少博認為,當前法律服務市場分散且缺乏整合,這導致服務效率低下和客戶體驗不佳。因此,他的首個戰略是整合準法律機構和泛法律機構,如法律傳媒、法律培訓、法律科技、法律諮詢等,以及與法律服務密切相關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稅務師事務所等。通過將這些機構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個強大的法律服務生態圈,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以法律諮詢為例,吳少博提出了法律諮詢產品化的概念。
他認為,法律服務應該是一個輕資產的模式,可以將法律諮詢流程化、標準化,形成可反覆使用的產品。這樣,當事人就可以按照產品的指導,自助解決一些簡單的法律問題,降低了時間和金錢成本。「比如當事人和公司產生勞動爭議,不知道如何提起勞動仲裁。我們可以給當事人提供電子化、視頻化的產品,讓客戶可以按照產品的指導,去相應的部門提起勞動仲裁。」
吳少博的第二個核心戰略是推動法商融合,特別是在破產和合規領域。他認為,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法規政策的逐步完善,企業對合規和破產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長。因此,他計劃通過整合法律和商業資源,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合規和破產管理服務。在合規方面,他將以行業為軸心,發展金融合規、房地產合規、網際網路合規等專業化服務,幫助企業建立健全的合規管理體系,防範潛在的法律風險。而在破產方面,他將通過連接不良資產、併購等資源,為企業提供綜合性的破產解決方案,實現資產價值最大化。「以破產不良資產併購為例,如果我們能夠將執行破產—不良資產—併購—不良資產處置等業務形成完整鏈條,做一個真正的法商融合的產業。」在吳少博的構想里,對法商融合板塊有著極大的期待。
吳少博的法律「商業集團」設想並非空中樓閣。事實上,國內地方政府正在加速集聚法務資源,積極加快軟硬體建設,推動法務產業生態圈不斷擴大,這無疑印證了吳少博法律「商業集團」設想的現實意義。他計劃與各地的中央法務區合作,利用這些區域集聚的法務資源,共同推動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這種合作模式將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法律服務水平,滿足客戶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當然,要實現這個宏大的目標並不容易,吳少博也坦言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現在國內也沒有這樣的集團。如果能夠將這些業務都聚合起來,感覺會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吳少博笑稱,目前他和他的團隊還處於剛起步階段,算是1.0版本,但已經在嘗試法律AI、法律直播等業務,並正在與一家法律科技公司合作研究法律AI的應用場景。
「我們建立了一個法律直播電商基地,想嘗試打造法律圈內的強IP。」吳少博說,「通過短視頻直播,我們打造出律師的個人IP,然後可以通過數字人的方式來分發,進行矩陣化的操控操作,最終全面裂變形成知識IP。」
律師,被譽為「正義的守護者」,他們手持正義之劍,肩負著維護社會公正、推動法治建設的神聖使命。談及未來,吳少博有著宏偉的計劃和設想。他的眼中閃爍著激情和無限想像,但他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為律師,我們的職責不僅是為客戶提供法律服務,更重要的是要維護社會公正,推動法治建設。」吳少博堅定地說。他希望通過打造一流的法律「商業集團」,整合法律行業的資源和服務,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同時,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實踐,推動法律服務行業的創新和發展,為行業和社會的進步帶來更多的價值和貢獻。(文 / 本刊記者 冉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