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讓一個背叛你的人,來評價自己,到底是好是壞

2023-04-03     心靈深處艾聞

原標題:何必讓一個背叛你的人,來評價自己,到底是好是壞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

面對感情的背叛,很多人最想獲得答案的問題通常是:

ta背叛了我,我要怎麼做,才能讓ta能夠回心轉意?

然而,這樣的想法往往是錯誤的,第一個錯誤是你把對方背叛的原因歸之於自己,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ta才背叛了我;第二個錯誤是,你以為自己滿足了對方,按照對方希望的樣子去做,對方就能回心轉意了。

上一篇我們談論了第一個錯誤,這一篇,我們來談論第二個錯誤。

如果你的思維,是認為自己不夠好,ta才背叛了你,然後把解決問題的方向,調整為改變自己,並且這種調整是去迎合對方,滿足對方,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最終的結果,就算你能夠留住對方,也是被對方完全控制身心的一個「植物人」,你不可能有真正的快樂,也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你喪失了自己獨立的人格,成為他人的附庸。

首先,一個人想要過得好,一定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樣子來的,如果你總是按照對方希望的樣子來「塑造」自己,那麼,你自己的本體呢,你相當於已經沒有了自己。

親密關係中,一個最大的風險,就是會讓自己迷失自己,這是很多人在進入親密關係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的問題。

為了讓親密關係得到穩定,我們通常會關注對方,對方的訴求、對方的期待等等,然後來調整自己,讓自己契合對方,讓自己在對方眼裡「滿意」——這本身是無可厚非的,也是保持親密關係所必須作出的行為,不然,兩個人如果彼此都是我行我素,除非這兩個人真的是天生一對,否則早晚都會出現矛盾衝突,而一旦出現矛盾衝突,兩個人又都堅持己見,不會為對方而退讓,這個關係就無法調和,分手也是必然的結果。

但是,凡事都是有一個度的,我們一方面強調親密關係中的包容、妥協、退讓;但另一方面也要強調關係中自己的獨立,後者其實更為重要。

如果你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逐漸陷入,過度在乎對方的感受,什麼事情都按照對方的想法來,不敢去表達自己,對於自己難以接受的事情也選擇退讓,犧牲自己感受的話,最後的結果,一定是迷失自己,並且,你內心其實也並不快樂,更多的是委屈、痛苦,壓抑。

親密關係造成了重要的評價體系,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唯一的評價體系。

我們每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往往都是來自於外界的反饋,簡單說,就是別人認為你好,你就覺得自己很好;別人認為你不好,你就覺得自己不好。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非常重要的「鏡中我」理論,每個人都是彼此的鏡子,我們從鏡子中看到了自己。

但是,這面鏡子到底如何,卻被很多人忽略了,如果你面對的,本身就是一面有問題的鏡子,那麼,鏡子中的自己,當然也是扭曲變形的。

長久的親密關係中,對方其實已經成為自己的一面重要的鏡子,對方對於自己的評價,在深刻地影響著自己對自己的認知——所以,良好的親密關係中,一定都是一些正向的評價和反饋,這就是親密關係中的彼此成長的要義。

現實中,很多深處親密關係中的人,已經習慣以對方為「鏡子」,他們特別在於對方的評價,以對方的評價來獲得自己的存在感和價值感,甚至將此作為自己唯一的評價體系——比如,一個職業家庭婦女的評價體系,基本只有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如果丈夫認為她是個好妻子,孩子認為她是個好媽媽,她就會覺得特別幸福,特別有價值感,特別有成就感;反之,如果丈夫和孩子給予她的都是負面評價,那麼,她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失敗。

而背叛,意味著,這面鏡子、這個評價體系出現了問題,這個時候,要做的,其實是去調整評價體系,而不是想方設法繼續去滿足對方,試圖讓對方重新認可自己。

怎麼調整自己的評價體系呢?

換一個問題,來談這個事情:

如果你遭遇了感情的背叛,背叛你的人認為你一無是處,這個時候,你找幾個對你比較熟的同事和朋友,問問他們,如何評價你,如果他們對你的評價都很好,覺得你特別優秀,那麼,你認為,自己到底是一個一無是處的人,還是一個特別優秀的人呢?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說,背叛你的人對你知根知底,而朋友同事未必了解真實的自己,所以,這種評價可能是有偏差的……好吧,那麼,繼續追問自己一個問題,哪個評價讓你感受好呢?

答案當然是後者,所以,如果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你就要知道,遠離那些給予自己負面評價的人,親近那些給予自己正面評價的人,這才是人生真意——與你的真實如何,並無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dd3c29251d73739bb185162e97c78a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