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玩家爭食復甦紅利,攜程靠什麼穿越周期?

2023-10-30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新老玩家爭食復甦紅利,攜程靠什麼穿越周期?

作者|ljl

旅遊市場正在全面復甦。

9月2日,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天津2023全球旅行商大會上指出,2023年的旅遊經濟已進入了「穩開高走、加速回暖、量價齊升、供需兩旺」的全面復甦新通道。「多重、多維、連續性數據表明,旅遊經濟已經不可逆轉地從蕭條走向復甦。」

數據為證。今年兩大黃金周遊客出行旺盛,根據文旅部數據,「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7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中秋國慶假期期間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共8.26 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104.1%。

從攜程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中可以更細緻感受到旅遊市場後的全面升溫。根據攜程財報,第二季度攜程住宿預定業務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261%,交通票務業務48億元,同比增長173%,旅遊度假業務7億2000萬,同比增速更是達到492%。據攜程CEO孫潔透露,今年上半年攜程幫助其全球門票供應商實現100%增長。

「春暖花開,萬物生長,整個行業都在穩步的恢復」,10月24日,在新加坡聖淘沙島舉辦的攜程全球合作夥伴峰會上,孫潔給出了這樣的形容。

新加坡,對中國人極具吸引力,春節期間是出境游Top2目的地。攜程首次將峰會放在國外,第一站就選擇了新加坡。在中國旅遊業蓬勃復甦的大背景下,作為頭部OTA平台,攜程將怎樣帶領合作夥伴一道滿足用戶新需求講好中國旅遊故事,開闢新的增量空間?面對再現繁榮的旅遊服務市場,攜程的護城河又體現在何處?

行業復甦,攜程的增量機遇

市場回暖,給了參與者向上的機遇。結合當下旅遊市場發展趨勢,以及攜程在過去不斷耕耘打下的基礎,未來攜程有望從以下四個方面,為自身發展不斷提供增長動力。

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技術是驅動攜程業務持續增長的一大引擎。搜尋引擎技術、自研的人工智慧、數據分析及雲技術使攜程能夠將海量交易及行業認知,轉換並應用到商業及經營決策中去,進而不斷提高產品服務質量以及運營效率,並為上下游商家提供技術賦能。

技術創新需要真金白銀投入,一點都含糊不得。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攜程在產品研發費用上的投入累計達452億元。其中,即使是在飽受疫情衝擊的2020年,攜程產品研發的費用占營業費用的比例,較疫情之前還高出10個百分點。

攜程一直緊跟科技網際網路的發展。今年七月,攜程開啟了旅遊行業垂直大模型「攜程問道」的內測。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梁建章表示,希望用戶從包括『攜程問道』在內的產品獲得旅遊行業『可靠的內容,放心的推薦。「攜程將積極擁抱智能社會,堅持聚焦全球旅遊行業,利用AI做好行前、行中、行後的智能助手服務。」

在峰會上,攜程表示將會進一步完善攜程問答大模型,將生成式 AI 融入各項產品,基於自然語言的交互介面,提高用戶體驗,幫助商家降本增效將能幫助遊客與商家快速達成交易。

作為以用戶服務為核心的OTA平台,在積累海量數據和點評後,內容也成為攜程的重要能力。

隨著入局AIGC領域,加之今年發布的榜單,攜程的內容產品更為豐富。以榜單、直播間、社區等內容生態,結合生成式AI的創新,攜程內容戰略愈發紮實,由此也帶來豐富的流量和極強的用戶黏性。數據顯示,攜程已經形成口碑榜、熱點榜、特價榜三大榜單體系,已覆蓋全球超3000個目的地,45個常用主題,為消費者提供精細化的靈感推薦,並持續為商家貢獻超過20%流量和近10%的GMV。

內容是紐帶,攜程平台形成了從種草到完成消費的完整閉環。內容是轉化驅動的多最大動力,在攜程平台上,所有內容不只是親身經歷,更是親自體驗後的結果。目前,80%以上的用戶在行前會來攜程訪問相關內容,其中海外內容呈現指數級增長,同比增速達到256%。

在ESG方面,攜程將會推出「可持續旅行LESS計劃」,覆蓋「綠色住」「綠色飛」「綠色行」和「綠色差旅」四大場景。今年,攜程將ESG戰略進一步創新,推出低碳酒店標準。

最後,出海、全球化也將成為攜程新的增長契機。

疫情結束後,入境游將會成為旅遊市場新的重點增量,有著巨大潛力。全球旅遊組織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旅遊恢復到2019年的80%,亞太地區是54%,截止上半年攜程入境游是1.68億,恢復到2019年的49%。雖然還未回到巔峰數據,但上揚趨勢已經很顯著,

攜程在出入境方面具有成熟的經驗。攜程目前已經上線了8萬條出境游跟團及機酒打包產品。其中,在今年8月文旅部通知宣布擴大出境游後,攜程一周之內就上線了5000條出境游產品,展現出較強的產品運維能力。商旅業務是攜程出海的重要領域。今年境外酒店訂單需求同比增長365%,境外機票增長587%,境外的地面交通增長更是突破15倍,商旅月活境外用戶數增長118%。

梁建章表示:「攜程有個小小的使命,要在真宇宙中,為人類提供最佳的旅遊體驗。」可以看到,攜程不斷拓展全球供應鏈、同時不斷修煉內容、豐富自己的武器庫,所有的新目標、新舉措,不僅僅會成為攜程持續保持增長的引擎,也會成為實現梁建章所描繪理想藍圖的加速器。

新老玩家之爭,攜程的護城河在哪?

機會擺在眼前,留給攜程的挑戰還不少。旅遊市場在疫情後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應對變化,是當下擺在攜程面前的重要課題。

不斷有新的平台玩家入局,市場更卷了,內容流量平台動作頻頻,OTA玩家使盡渾身解數,酒旅賽道流量爭奪戰愈演愈烈,從目前的競爭格局來看,內容平台和OTA平台各有所長,內容流量平台更多實現的價值是種草,讓消費者產生出行的想法,OTA平台則會承接用戶的需求讓用戶下單。可以說,酒旅已成為大型網際網路平台的必爭之地,整個旅遊行業進入搶流量之爭中

玩家有變化,玩法自然也有不同。旅遊目的地營銷的邊界得以拓展。種草、打卡成了人們出門的重要動力,一條短視頻、一個熱門話題就能讓一個城市成為新網紅。由此,旅遊消費也開始變得多元,「圍爐煮茶」儀式游、「盛唐密盒」互動游、「進淄趕烤」美食游、「寺廟禪修」療愈游、「特種兵式」打卡游、「體旅融合」鄉村游以及沉浸式體驗游......

歸根到底,平台要順應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這對平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過去積累的能量轉化為現在的優勢,平台就能建立起更深的護城河。在不斷變化,競爭加劇的旅遊市場中,攜程的護城河在哪裡?

首先,旅遊始終是一個重履約的服務行業,成立20餘年的攜程,早就搭建了完善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體系。和內容平台的強種草、弱服務相比,旅遊平台對於遊客則有全程的出行保障。一個案例是,今年暑期,攜程進一步升級了「全球旅行SOS平台」, SOS服務資源已覆蓋全球27個援助醫療機構,100萬家以上醫療合作機構,服務語言也拓展至24種,全球旅行者可以向攜程發起20類旅行緊急情況求助。

第二,旅遊不似快消,不是衝動性消費產品,也就是在被種草後,用戶仍需要花很長時間計劃路線、比價等,消費決策周期較長。從選購產品層面衡量,OTA平台無論是展示方式還是產品豐富度,都更適合遊客做產品的預訂。

第三,攜程經過多年發展,供應鏈建設已經非常完善,並仍持續在用內容等新工具賦能商家,為消費者決策提供精準依據。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對旅遊平台來說,供應鏈是競爭基石。東吳證券研報中提到,攜程在機票預訂、住宿預訂等核心業務領域,能夠基於優質供應鏈提供豐富多元的優質產品。

優質供應鏈+平台賦能+精準客戶群體,構成了攜程最核心的護城河。

向前展望,OTA平台的未來發展空間依然很大。供應商大會在新加坡舉辦,標誌著疫情復甦後,攜程的國際化戰略更進一步,攜程也將帶領供應商一起拓展更大的出入境和國內市場,並且複製成熟的國內經驗至海外,以服務更多的國際用戶。

梁建章說,旅遊行業是獨一無二最好的行業,是具有長期穩定高速增長潛力的行業。站在2023年這個行業全面復甦的節點上,作為旅遊行業的重要參與者,攜程也將跟隨行業,持續拓展、向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d04eac782e562ba23d0035cc0a6de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