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用他絕妙的想像力以及詼諧幽默的文筆,架構了一個玄幻神奇的西遊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湧現了諸多法術高深的仙佛,也冒出了不少猙獰恐怖的妖怪。
縱觀全篇《西遊記》有這麼一位妖怪,他在取經路上肆意妄為,還差點擊殺了孫悟空,不過如來也不敢管。
一、如來也不敢管的妖怪
提及如來也不敢管的妖怪,您第一時間會想到誰?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騎九靈元聖,還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精?
不管是九靈元聖還是青牛精,他們都讓孫悟空吃盡了苦頭,把取經隊伍攪得焦頭爛額。原來九靈元聖擁有「上通三聖、下徹九泉」,只需將獅頭搖一搖就能輕鬆秒殺孫悟空,而青牛精的槍棒功夫了得,他的法寶金剛琢能輕而易舉地套走孫悟空的金箍棒。
為了降服九靈元聖和青牛精,孫悟空曾上天入地四處搬救兵。九靈元聖最終被主人太乙救苦天尊帶走,青牛精則被兜率宮的太上老君降服。
由於九靈元聖和青牛精的後台背景極其強大,就算孫悟空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告之如來,如來仍不敢親自出陣。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除了九靈元聖和青牛精,取經路上還有一個妖怪讓如來敬而遠之。此妖的兵器極其怪異,女人見了會面紅耳赤。
二、兵器讓女人見了害羞
在吳承恩的筆下,你覺得誰的兵器最為怪異。有的讀者認為,玉兔精的搗藥杵算得上是最怪異的兵器。搗藥杵本是廣寒宮搗藥的一件工具,可玉兔精為了報仇偷偷攜帶搗藥杵下凡作亂,還仗著搗藥杵的神威和孫悟空大打出手。
也有人認為哪吒的繡球兒怪異至極,只因哪吒的繡球兒里藏著十六個鬼怪頭目,這十六個頭目麾下還有五千小鬼,因此只要哪吒將繡球兒拋出,所到之處更是山崩地裂、鬼哭狼嚎。
然而在唐僧的取經隊伍快到達靈山的時候,孫悟空等人遭遇了一個妖怪,此妖的兵器更是有趣。那時孫悟空領著唐僧來到了靈山腳下,卻和不可一世的黃眉怪發生了激烈碰撞。
黃眉怪囂張至極,竟變成如來佛祖的模樣招搖撞騙。黃眉怪的兵器看似一桿普普通通的狼牙棒,可此兵器又叫做短軟狼牙棒。「短軟」二字讓讀者們不由得浮想聯翩,書中更是如此寫道,這「短軟狼牙棒」乃彌勒佛敲磬的槌兒,可隨心變化,若粗若細,要長要短……
一個敲磬的槌兒,為何可以隨心所欲的變粗變細、變長變短?筆者認為,這是吳承恩藏匿極深的一個隱喻,將「短軟狼牙棒」比喻成了男人的棒槌。可別以為筆者無中生有,細看過《西遊記》原著的朋友會知道,未刪減的原著里有不少大膽的描寫。
好比在取經隊伍路過濯垢泉的時候,吳承恩曾露骨地描寫了七隻蜘蛛精沐浴的情景。在取經隊伍遭遇老鼠精的時候,老鼠精也對孫悟空做了一個極其不雅的動作。而書中的「黑松林」、「無底洞」以及「光頭和尚」也暗喻了不少事物。
與此同時,黃眉怪的法寶金鐃同樣映射了一物,能讓男人暗暗咋舌。
三、法寶讓男人見了咂舌
那時唐僧等人被黃眉怪變成的如來所騙,唯有擁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掣出金箍棒朝黃眉怪打去。黃眉怪似乎聽聞過孫悟空的厲害,只見他急忙掏出一物往空中一丟,一個喚作「金鐃」的法寶立時將孫悟空從頭到腳包裹得嚴嚴實實。
書中是這麼寫的,那金鐃將孫悟空合住,裡面黑洞洞的,燥得孫悟空滿身流汗,他不能得出,急得他使鐵棒亂打,莫想得動分毫。他心裡沒了算計,將身往外一掙,卻要掙破那金鐃,遂捻著一個訣,就長有千百丈高,那金鐃也隨他身長,全無一些瑕縫光明。卻又捻訣把身子往下一小,小如芥菜子兒,那鐃也就隨身小了,更沒些些孔竅。
這金鐃被吳承恩暗喻成了什麼物事?此物將孫悟空合得密不透風,裡面還黑洞洞的,就算孫悟空揮舞鐵棒亂打都無濟於事。此外,金鐃還能隨著孫悟空變大而變大、縮小而縮小,卻沒留下一絲絲小洞洞。
對於金鐃的原型,你且看吳承恩又是怎麼寫的,原著道,這金鐃的口不像金子鑄成,好似皮肉長成的,竟能順著亢金龍的角,緊緊噙住,四下里更無一絲拔縫。
眾所周知,亢金龍的角又長又尖,然而金鐃的口卻像皮肉一樣,能順著亢金龍的角噙(含)住,卻不留下一點點縫隙。
看到這裡,想必一些讀者已經知道金鐃的原型是什麼了。
至於黃眉怪的另一個法寶人種袋更是頗有深意。對於人種袋的描寫,吳承恩是借著彌勒佛如此說道:「三月三日,我因赴元始會去,留他在宮看守,他把我這幾件寶貝拐來,假佛成精。那搭包兒是我的後天袋子,俗名喚做人種袋。」
我們知道,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誕辰,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情人節。而人種袋又是「後天袋子」,一個「後天」象徵了後世子孫,因此人種袋被吳承恩暗喻成了「私情邪欲」,正如清朝的道人悟一子所說的那樣:人種袋乃包羅萬象之布袋,而為婪收眾生之欲壑……
如此看來,黃眉怪的短軟狼牙棒、金鐃以及人種袋都在吳承恩天馬行空的想像之下賦予了原型,暗示了男女之事。
與此同時,黃眉怪敢在如來的眼皮底下建造「小雷音寺」,還囂張跋扈地變成如來的樣子讓唐僧等人跪拜,可擁有慧眼的如來洞悉萬事萬物,他為何不敢管?
原來黃眉怪的主人彌勒佛又叫做未來佛,如來正是礙於彌勒佛,這才對黃眉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綜上,吳承恩的《西遊記》看似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神魔小說,實則卻是一部充滿批判與諷刺的奇作,將封建社會的黑暗、人性的醜陋展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