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造了一台連李書福都玩不明白的車,這樣的企業還有救嗎?

2023-10-18     汽車扒一扒

有一句話把社會進化方式總結的非常精闢,下一代人永遠不聽上一代人的指揮,社會就能進化的更快、更強。

的確,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邏輯和生活方式,用老一套的思維方式來指揮下一代,一定會出現問題。

中國的乘用車進化速度已經進入到三年一疊代的智能、電動周期,很顯然,網際網路時代用老一套的造車思維是很有可能走進死胡同的。

當然,我們依然相信造車是一個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資金推動,但這些只是基礎,在這種基礎上要發揮當代年輕人的想法,才能在基礎製造業強大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符合年輕用戶群體需求的車型。

一天前,吉利發布了銀河E8, 李書福表現出來的詫異絕對不像是腳本。

很顯然,李書福並不懂銀河E8的一些配置和產品力,一家企業的創始人對自家產品呈現出來如此錯愕的表情以及不理解,有人提出「連自家產品都不了解」這樣的疑問來否定李書福以及吉利的造車模式。

顯然,這是錯誤的。

一家企業上層能夠將設計、規劃、定位權利全部下放到年輕管理層,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完全開放、自由競爭的文化,這樣的企業才具有創造力、競爭力和開拓力。

換句話說,李書福表現出來對銀河E8如此生疏的狀態,就是其作為老一輩創業者將權力完全下放給工程師團隊以及管理層的一種最佳表現。

作為中國乘用車第一批創業者,李書福已經打下了足夠硬的基礎,給吉利提供了足夠大的資金推動力,也提供了豐富的供應鏈、生產、人才沉澱。

造好一台車,基礎是前提,李書福用了20年時間來打下基礎。

但很顯然,知天命的李書福已經老了,他無法感知到90後乃至00後的消費思維,文化代溝已經呈現出來,解決這種時代代溝的最佳方式,就是讓有能力的年輕人設計產品,畢竟只有年輕人才懂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產品。

從企業角度來看,銀河E8在吉利內部是一台完全不同的車型。

既是吉利向上突圍的重要車型,也是銀河品牌最為重要的產品,這代表吉利已經擁有全面轉型電動化的能力,並且背後的工程師團隊以及管理團隊的製造能力以及想像能力已經和世界接軌。

從數據上來看,銀河E8在參數上已經超過了目前市面上同價位的所有合資車型。

誕生於SEA浩瀚架構本身就擁有很強的產品競爭力,尺寸方面超過5米,並且純電續航能力超過660km,裝備76kWh磷酸鐵鋰電池包。智能化配置方面,L2級以及尺寸超過1米的中控大屏帶來更好、更先進的科技使用感受。

也就是說,從硬體配置來看,銀河E8絕對不是一台價格向下、向內尋求突圍方向的車型,其定位中高端產品,競爭的必然是外資中型車、中大型車。

從市場角度來看, 銀河E8的對手是凱美瑞、亞洲龍、君越、天籟等原本定位於20萬級的合資轎車,同時也會吸納很多BBA、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的入門車型,比如說ES200、CT5、A4L等車型都有可能被有效轉化。

之所以說銀河E8是向上尋求發展機會的車型,核心原因不僅僅是其產品力踩在了智能化、電動化新時代的風口。

更是因為目前的消費群體已經擁有很明顯的疊代跡象。

00後目前已經擁有了購車資格,這些用戶群體對智能化、電動化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並且在00後意識中外資品牌所謂的溢價光環已經丟失,豐田、本田、大眾等品牌價值感滑落明顯。

如果再過5年,10後就擁有了購車資格,更是對外資品牌的一種打擊,這意味著銀河E8這種注重設計、品質、電動化、智能化產品力的中高端車型,將會是自主品牌向上發力的核心關鍵。

其實我們退一步來看,極氪001已經獲得了成功,成為30萬級自主品牌銷量TOP級車型,能夠正面和BBA的34C形成對抗,說明吉利在電動化的生產、設計、製造、銷售經驗上儲備了豐富的能力。

那麼全新發布的銀河E8同樣具有極強的吸引力,畢竟這是李書福完全放開權力,讓年輕團隊設計的車型,貼合了設計、豪華、智能、電動標籤,大機率會對外資品牌形成新一輪的碾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b27fcbdbb17cab00043e6fc8452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