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人考:劉德秀(2)

2023-09-06     小樓聽雨詩軒

原標題:宋詞人考:劉德秀(2)

鍾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鍾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項目批准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劉德秀(2)

賀新郎·西湖

[宋]劉德秀

雨沐秋容薄。瑩湖光、琉璃千頃,浪平如削。步繞湖邊佳絕處,時涌瓊樓珠閣。記一一、經行皆昨。十萬人家空翠里,借姮娥、玉鑒相依約。卷霧箔,飛煙幕。〇天機雲錦才收卻。放芙蓉、岸花十里,翠紅成幄。向晚買舟撐月去,笑引銀漢共酌。醉欲起、騎鯨碧落。試喚坡仙哦妙句,問淡妝、此夕如何著。只雲月,是梳掠。

劉德秀,自號退軒。

生於高宗紹興五年(1135)。

宋·佚名《劉公行狀》曰:公諱德秀,生於紹興五年三月二十七日。

宋·曾維瑱《宋故資政文穆劉公墓碑》曰:劉公諱德秀,生於紹興五年三月二十七日。(附見《劉氏族譜》)

孝宗隆興元年(1163)五月後至孝宗乾道三年(1167),左迪功郎、南康軍司戶參軍。

宋·京鏜《宋太夫人祝氏墓銘》曰:始鏜年十五,豐城劉君德秀自其鄉來謁家君。德秀時年十有八,早失其父,獨侍奉其母太夫人。而德秀資稟已不美(按,疑當作「不群」),見者知為偉器。由是家君俾鏜從之游。明年,德秀領鄉薦。越十年,登進士第。調南康戶掾。後五年,迎其母太夫人之官。時鏜赴試南康之星子縣,始以通家子侄修升堂敬。自是益熟其婦儀母德之詳,則知德秀之能自植立起家,皆其母太夫人艱難中訓督董習使之然也。

按,「豐城」,劉德秀籍貫豐城,即今江西省宜春市豐城縣級市。

「家君」,京鏜稱自己的父親。

「南康」,即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縣級市一帶。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二五《江南東路·南康軍·軍沿革》曰:今領縣三,治星子。

「戶掾」,即司戶參軍之習稱。

「星子縣」,即今廬山縣級市。

宋·佚名《劉公行狀》曰:年十九,取鄉薦。繼登隆興元年進士第。授左迪功郎、知南康軍戶緣。」

宋·曾維瑱《劉公墓碑》所載略同。

按,「知南康軍戶緣」,當作「南康軍戶掾」。

宋·曾維瑱《退軒先生傳》曰:擢隆興元年進士第。授迪功郎、南康軍戶司。

按:當作「南康軍司戶」。《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一九曰:孝宗隆興元年五月一日,詔新及第進士第六人以下至第四甲,並左迪功郎、諸州司戶、簿尉。

約乾道九年(1173)至孝宗淳熙三年(1176),桂陽軍軍學教授。

宋·京鏜《宋太夫人祝氏墓銘》曰:德秀調南康戶掾。後五年,迎其母太夫人之官。德秀分教桂陽,將滿秩,太夫人以疾卒於官舍,實淳熙三年四月十有五日。

按,「分教」,任府、州、軍學教授。

「桂陽」,即桂陽軍,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一帶。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六一《荊湖南路·桂陽軍·軍沿革》曰:今領縣三,治平陽。

宋·佚名《劉公行狀》曰:知南康軍戶緣(「南康軍戶掾」)。秩滿,以薦員開升左從政郎,以廉能稱。再調桂陽督理軍政教授。

宋·曾維瑱《劉公墓碑》曰:知南康軍戶緣(「南康軍戶掾」)。秩滿,以舉薦員開升左從政郎。再調桂陽軍教授。」

又《退軒先生傳》曰:南康軍戶司(「司戶」)。桂陽教授。

按,「開升」,當作「關升」,即按資歷核准升官。

「桂陽督理軍政教授」,當作「桂陽軍教授」。「督理軍務」,乃明、清時習用職官術語。即此可見,《行狀》已經明清時人竄改,非復宋人之舊。

(未完待續)

作者/鍾振振 編輯/馮 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b0dd26000d29b0b67538438dc81bf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