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8月,高溫、乾旱、缺水、缺電、山火、疫情,重慶到底有多難?

2022-08-27   言語者

原標題:這個8月,高溫、乾旱、缺水、缺電、山火、疫情,重慶到底有多難?

8月25日夜晚,紅色的山火火光依然籠罩在山城縉雲山上空。這一晚,是重慶北碚區縉雲山山火「阻擊戰」「總攻」的日子,消防官兵、武警官兵、解放軍戰士、民兵、社會救援力量以及志願者,他們用頭上微弱的頭燈點亮了縉雲山的另一半天空。從流出的航拍畫面,相信大家都被重慶人民的「英雄氣」給震撼到了。一邊是映紅天際的火光,一邊是由消防官兵、武警官兵、解放軍戰士、民兵、社會救援力量以及志願者組成的「防火長城」,一紅一藍,構成一個大寫的「人」字,這力量是5000多年來中國人民「與天斗」、「與地斗」、「與火斗」、「與水斗」、「與自然斗」的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體現,「開天闢地」、「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生動的畫面一下子湧上心頭、浮現在了眼前。

有人說,重慶山火「阻擊戰」是現實中的「百團大戰」和「淮海戰役」,是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偉大抗爭精神,是偉大人民的勝利,是「中國力量」和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真實寫照。「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在大災大難來臨之際,這種「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傳承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有別於其它文明而屹立不倒的優勢文化,是集體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的完美體現。

本次重慶山火「阻擊戰」「總攻」採用的是「以火滅火」的方式,最終取得了山火救援的成功。那一句「我們勝利了」、「我們贏了」為本次山火救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是勝利的歡呼,是勝利的吶喊!

今年8月的重慶,難,真的太難了!乾旱、缺水、缺電、山火、疫情,在多重災難圍困的當下,重慶人民沒有放棄自己,毅然決然沖在了第一線;全民人民也沒有拋棄他們,毅然決然從各地趕來支援,相信那句「重慶,雄起!」,巴蜀大地會很快度過難關,重新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乾旱

自今年7月28日以來,重慶全市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銅梁、榮昌、梁平、武隆、開州、奉節、巫山、巫溪、彭水等多地出現人畜飲水困難和農作物因旱受災,部分地區如永川、巫山、彭水因旱受災人口比例超過3%,武隆因旱受災人口比例超過5%。多地持續40幾度高溫,多天持續霸屏高溫榜。多條河流乾涸、水位下降,就連重慶人民引以為傲的嘉陵江也「干」了,這在重慶氣象記錄歷史上是罕見的一幕。

缺水

據重慶市水利局消息,自今年7月以來,受連晴高溫影響,重慶全市超過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乾涸以及213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截止8月24日8時,全市36個區縣遭受乾旱災害,農村飲水受影響人口101.11萬人,部分山區在地農作物嚴重缺墒。這是自1961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數據相比,今年同期平均氣溫最高、降水最少、高溫日數最多的一年,曾於7月11日和8月5日發布「森林草原火險紅色預警信號」紅色預警信號,至今仍未解除。

缺電

因重慶多地連續多日的高溫引發的乾旱,造成重慶境內多條河流乾涸,水電發電量降低,加上用電負荷上升,為確保電網安全與民生用電,實施限電節電措施。重慶全市多地戶外液晶大屏關閉照明,工廠停工,就連地鐵站內以及車廂內都實施了不同成都的限電節電舉措,確保人民生活、出行正常。

山火

因重慶全市多地持續高溫,8月17日以來,重慶涪陵、巴南、江津、大足、銅梁、北碚、璧山、長壽等地相繼發生多起山火。隨著8月25日晚包括消防官兵、武警官兵、解放軍戰士、民兵以及志願者在內的各股力量對縉雲山火場發起「總攻」,截至8月26日8時10分,長壽萬順鎮火場、北碚璧山火場等地明火已撲滅,目前進入清理觀察的最後階段,未造成人員傷亡。

疫情

連日來,重慶多地除了受持續高溫天氣引發的高溫、乾旱、缺水、缺電外,還受到新冠疫情的侵害。沙坪壩區、九龍坡區、璧山區、巴南區、北碚區、渝中區、長壽區、開州區、巫溪縣、忠縣等地都有不同程度的疫情風險,尤其是在北碚區、巴南區、璧山區等地,可謂是受到了高溫、乾旱、缺水、缺電、山火、疫情等多重襲擾,真可謂是一邊救災,一邊抗疫。

在高溫、乾旱、缺水、缺電、山火、疫情等多種壓力之下,山城兒女沒有躺平,而是奮起抗爭,再一次書寫了巴蜀大地英雄兒女的奇蹟。承繼「川軍」精神,用他們的「英雄氣」默默地守護著自己的家園,保全了巴渝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致敬偉大的山城兒女,你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歡迎留言、評論、轉發、收藏!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

聲明:文中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若侵,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