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興資助兒童被群嘲:「情商太低又蠢又壞!張藝興被排擠內幕?

2019-07-21   徐叫獸的貓

張藝興被排擠內幕?

一說到「歸國四子」的問題時,都會引起相當一部分粉絲的「狀態緊繃」:稍一不注意就容易讓誰家粉絲覺得瓜醬是「有偏見」~可問題是,瓜醬早在去年就說過,由於「大風向」變了,接下來很多藝人都會改變!包括立場、包括站隊、包括個人表現出來的狀態(曾經高調的變低調,低調的變張揚)等等。其中張藝興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

不偏不倚地說:今年之前,張藝興在歸國四子裡面不論是熱度還是人氣其實都是比較中庸的那個!平時營銷方面的話題度算少(比起當時剛官宣戀情的鹿晗來講,的確張藝興上熱搜的次數要比鹿晗吳亦凡這兩位少啊),即便是雞條節目組也很少單獨給張藝興買熱搜造勢。

結果等到了年底,張藝興簽了楊女士,畫風突變不說,曾經很低調沉穩謙虛的他,確實開始「主動搞事情」了:比如吳亦凡在遭到「刷榜」質疑的時候,張藝興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但他在此期間發聲就難免會被質疑有「碰瓷」的嫌疑;比如曾經以態度謙遜、誠懇著稱的他,卻在節目裡跟大張偉(粉絲)起了衝突甚至出現了罷錄的情況?這種與過去截然相反的狀態,相信其實大家都明白是怎麼一回事。

只能說,既然張藝興自己選擇了這種「新形式」,那就要做好被群嘲、被「敵對陣營」的人聯手打壓的思想準備!沒錯,雖說確實有不少真路人對這些行徑不滿,但大部分的「輿論煽動」、尤其是另外三家粉絲如今對張藝興的不屑態度,的確有「團隊混入其中故意挑起仇恨」的因素在!

畢竟「餅」就那麼大,一方眼看著要崛起,肯定是要遭到另外幾家不滿的~圈子裡哪有什麼朋友和敵人呢?還不都是為了利益嘛~所以瓜醬也還是那句話:神仙打架,群眾吃瓜!沒必要真那麼較真,說不定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會出現新的「盟友」、「敵對」呢


-1-

最近張藝興被黑得好慘。

起因是張藝興之前參加節目,曾結識一位留守兒童,叫陽董超。

陽董超的媽媽,在生下孩子三個月後就離開了,爸爸在外地打工,很少回來。

他平時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雖然張藝興和他們只有短短几天的相處,但留守兒童艱苦的生活,讓他念念不忘。

於是他資助了陽董超所在的學校,讓工作人員給陽董超家裡送去物資,並號召大家有時間要多關愛留守兒童。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一切都很美好。

沒想到,有人竟然截取了節目片段,斷章取義地指責張藝興:「不僅僅是情商低,而且心眼壞。」

這一節目片段,是陽董超提到,媽媽生下他之後,很早就離開了。

張藝興聽完,就故意表現父母都在身邊,也會有很多煩惱,笑呵呵地說:「我小時候就是,我爸我媽,讓我學很多,很煩你知道嗎?」



兩人一起出了門,張藝興問孩子,會不會想媽媽。

孩子說:「會的。」

大概是出於好奇,或者是不願讓孩子長久沉浸在思念媽媽的情緒里,張藝興說:「你都沒有看過她,為什麼要想她?」

孩子說:「因為我是她生的。」

張藝興脫口而出:「可是她沒有養過你。」



這段視頻被刻意截取之後,很多網友都跑來罵張藝興:

「天哪,他提到他小時候父母很煩,是在炫耀嗎?真是又蠢又壞,對他無語。」

「有點禮貌情商的人都不會這樣問吧?他這是在人家傷口上撒鹽。」

-2-

張藝興是不是真的言語失當,給孩子帶來傷害呢?

從節目後續的內容來看,顯然不是。

張藝興離開時,特意很溫柔地跟陽董超打招呼,陽董超也回頭凝望,戀戀不捨。



他們都把那段談話,當做一次很正常的心靈交流,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妥。

事後,陽董超的爺爺收到資助,還主動要求拍了一段視頻給張藝興。

視頻里,爺爺滿臉慈愛,用苗族口音告訴張藝興:

「小張同志,你好!我們分開差不多有一個多月了,這次你對我孫子的憐愛、恩情,比泰山還重。」

「但是我們沒有什麼實際報答,只有拿兩句話來感謝你,最後我的孫子以後考上大學了,再慢慢還你的恩情。」



老人家淳樸的幾句話,顯然比噴子們的斷章取義,更能說明張藝興和陽董超一家的感情。

無論是張藝興,還是陽董超一家,都很珍視這一段相處的時光。

這段時光就像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生活:

或許我們不能保證自己所說的話句句周全,但我們都在真誠地用心交流,而不是進行一場完美的表演。

這樣的真情,你可以無法感同身受,但請不要妄加評判。

-3-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許多人習慣通過一個小細節,信誓旦旦地對某個人下結論。

似乎他們的生活,就是一場宮斗戲,只要抓住一點蛛絲馬跡,一切都可以真相大白。

去年,我的一個朋友回家奔喪。

去世的是朋友的爺爺,他們祖孫倆一直感情很好。只是朋友平時在外地工作,難得回去一次。

所以在接到消息後,朋友哭了整整一路。

經過長途奔波,朋友終於到家。發現自家院子裡,圍了里三圈外三圈,整個村子的人都來了。

這是老家的習俗,老人去世後,所有沾親帶故的人,都會來弔唁。

他們當中有一些是遠親,所以看起來並不怎麼悲傷,反而站在一邊看熱鬧。

偏偏朋友是個不喜歡感情外露的人,何況已經哭了一路,此刻只是心情沉重地磕頭,並沒有放聲大哭。

這時圍觀人群里有人議論起來:「哎呀,爺爺去世,孫子一滴眼淚都沒流,心真硬啊。」

「是呀,這還是親孫子,不如外甥哭得大聲呢,老頭活著白疼他了。」

後來朋友說,每當回想這一幕,心裡就像被人插了一把刀:

他們什麼都不知道,憑什麼就可以輕飄飄地,用誰哭得更大聲,誰眼淚更充沛,來判斷誰和爺爺的感情更深厚?


4


-4-

世界上有一個最狠毒的成語,叫做「殺人誅心」。

殺人誅心的意思是,消滅某個人的肉體,不如揭露、譴責這個人的動機、思想和用意。

它操作起來最大的好處,就是你不需要去完整地了解一個事實經過,更不需要去走進一個人的內心,就可以斷章取義地去指責:「他動機不純,他心眼太壞!」

舉個簡單例子:

一個小女孩不幸發生意外,她的父母痛哭流涕。

這時,誅心者們跳出來:

「媽媽竟然不是第一個趕到現場的,一看就對孩子毫無感情,漠不關心。」

「爸爸哭得太假!說不定心裡偷著樂呢,終於可以生男孩了。」

「你們注意了嗎,孩子奶奶竟然還穿著紅襪子,孩子都去世了,她還有心情打扮?」

而實際上,孩子的奶奶沉浸在悲痛中,根本顧不上去考慮穿什麼襪子。

可是誅心者才不在乎真相,他們只顧指手畫腳,恨不得把別人的外套扒下來,評價一下底褲的顏色。

或許他們覺得,每個人都有義務在他們面前表演。

明星有義務在鏡頭前說一些虛情假意的關懷,才能表現他對孩子的感情的是真的。

受害者家屬需要在鏡頭前捶胸頓足,嚎啕大哭,才能讓人相信不是引發悲劇的同謀。

他們是魯迅筆下那些伸長了脖子的看客,什麼都不做,嘴巴卻張得很大,像一條死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