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喂胖孫子:脾胃不是無底洞,積食可調理!

2020-04-13     素檏育兒莎莎姐

最近這幾天刷某音,一位奶奶在某音上分享了小孫子的奇葩睡姿,右臉抵在枕頭上,雙手「抱著」肚子,撅著屁股睡,看起來十分的滑稽。

其實這些睡覺的時候出現的「異常」,是寶寶脾虛積食的表現。




一.鼻有「磨娘筋」

有的寶寶皮膚薄,毛細血管很明顯,鼻樑上會有青筋,隨著長大逐漸會變淺。

但是如果寶寶本來沒有青筋的話,而是後天長出來的,就叫做「磨娘筋」,孩子低配版脾胃虛弱,免疫力差,很容易生病。


二.眼袋紅腫

脾臟運化氣血、水濕,與肌肉的代謝也是息息相關的。寶寶脾虛積食,眼部的皮膚就會因為水濕代謝不暢而無力,就會形成紅腫的眼袋。


三.舌苔厚膩發黃

舌頭兩邊發紅也是說明體內有積食,家長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舌苔,會變得厚膩,顏色也會有變化,顏色越深,則說明孩子積食越嚴重。


四.排便不規律

孩子積食了,消化就會變差,這樣孩子的排便問題就隨之而來了,很容易便秘或者腹瀉,孩子的便便中還有一股臭雞蛋的味道。

孩子積食,很多時候是因為吃得太多,而老人們是最想讓孩子多吃的人群。

日常生活中,爺爺奶奶為了讓孩子吃飯,各種花式勸飯,成果顯著。這也是三代同堂的情況下,很多家庭矛盾之一:喂養方式不統一。

我們常說積食時,要吃焦三仙,要健脾胃,其實還有一個重點——教育祖父母。



一起聽聽父母的心裡話:


  • 孩子喂得胖,說明自己帶得好


很多老一輩有這樣一種觀點:子女把孩子給自己帶,一定要好好表現。


  • 我喂得是好東西,是為孩子好


父母這一輩小時候吃了很多苦,經常吃不飽,隔代更親。


他們希望孫子這一輩出生的時候,總希望孩子能夠吃得飽飽的,養的白白胖胖的。


  • 孩子只會越胖越可愛


老人想愛孩子,但其他方面,不知道怎麼做,而覺得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喂孩子吃。


這都是長輩們的心裡的想法,也是誤區。


除非我們自己帶,為了孩子的健康,我們要好好跟老人們溝通,糾正這些觀念。那麼,我們該怎麼說呢?



父母用辛苦,給我們減輕了很大的負擔,心存感激的同時,溝通的態度就平和。


  • 首先,要感謝幫我們帶孩子的長輩


媽,爸,你們帶孩子辛苦了。


晚上熬夜,不能睡整覺,經常要抱著孩子,腰痛手痛都自己忍著,還要擔心,別把孩子凍著餓著。


你們年紀這麼大了,還幫我們帶孩子,你們做的這些我們心裡都記得,很感謝。


  • 第二,告訴長輩正確的觀念


我知道你們帶孩子很費心,但有個問題想跟您溝通一下。


不要給孩子吃太多了,孩子不是越胖越好。現在不像以前了,不缺吃的。吃太多會積食,積食了就會經常生病。


  • 第三,跟長輩解釋積食的危害


醫生說,孩子咳嗽、發燒、便秘、不愛吃飯,都有可能是積食導致的。


吃得太多使脾胃功能變差,甚至會讓孩子長不高。你也不想寶寶老生病是不是?


  • 第四,再次感謝長輩,並給予耐心


我們沒有怪你們的意思,只是以後不要給孩子吃得太多,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更健康,你們帶著也更輕鬆。


希望你們能理解,以後還要辛苦你們呢!


日常聊到孩子,同事小楊家裡,也有這個問題。孩子6個月後,孩子就給婆婆單獨帶了,寶寶被喂得很胖,她也很擔心。


婆婆跟她說:「我怕孩子瘦了,你們會怪我沒帶好。」這句話,聽了也心裡一熱。


她回家按照這個方法跟婆婆解釋後,婆婆也認同。


在之後的喂養過程中,也在有意地克制自己「勸飯」的行為,小楊很感動也很感激。


畢竟都是為了孩子,誰希望孩子天天積食生病呢?


平時,也為脾虛愛生病的孩子備上推拿,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

記得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THCdHEBfwtFQPkdSM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