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點穴中不可忽視的逆水局,什麼是逆水局,有哪些標準?

2019-08-03   易海一舟

天道宜順,地道宜逆。其實,逆字乃是理氣之元關。之所以龍穴砂水件件喜歡逆,是因為龍逆則力厚,砂逆則是得力,水逆則能朝註明堂,穴逆則形真意切。所以古今的地仙,也都喜歡逆,與人造葬,以逆為樂。論形局,先取逆局為先,只有這樣利於龍穴藏風聚氣,再能得脈合運,地不求發而自發了。「九曲朝堂,當朝宰相。」此則以其屈曲有情,水法之至吉。大致上說朝水一勺能救貧,洋洋當面朝,當代出官僚。若想催官催富,必得朝水之地,可取驗。凡是特朝之水,皆可稱作催官、催富水,所以說龍穴砂水,缺一不可都很重要。

風水之法,得水為上。穴既當朝,則得水矣。卜應天說:「求吾所大欲,無非逆水之龍。」逆水龍固美,不若當朝之穴為尤美。一般逆水多是枝龍,不比干龍,兩水夾送,至將結作處,卻翻身數節,逆當朝水結穴,力量極大,不貴逆水之龍,而貴逆水之穴。但水固以特來當面朝穴為吉,若或直急沖射,湍怒有聲,則反為凶。所以來朝之水,又須屈折彎曲、悠揚深緩,才為合法。不可一概以特朝為吉。地之速發者,莫如逆水,然易興易敗者亦莫如逆水之穴,逆水之穴多在山之盡頭處,龍虎常不足,而下砂常若疏闊。此為逆水易興易敗之機。

逆水之小者,若澗溪若田階,猶易裁度,逆水之大而急者,若江河若海潮,尤當慎受之,稍失毫釐,禍患無窮,水急直而當面正來者謂之水破天心,稍迫穴者,謂之割腳,稍向穴前左右,謂之射肋,稍盪龍虎臂者,謂之撞城,皆主禍烈,太直而急者,則為禍甚速,曲而緩者,為禍稍遲。古人曰:為絕嗣,皆因水破天心,又曰:撞城者破家蕩產,又曰:水去直固堪傷,水來直亦不祥,射肋沖胸不可當,正謂此也。若得近案近砂欄之,乃為盡善。古人云,若無近案橫遮,錢財自消瀉,又曰:水來砂外號洋潮,子孫為官更富饒,此近案近砂之義也。又曰大江逆水一邊關,朱紫滿朝端,此一邊逆水之義也。

上文所述相信很多讀者有看過。是的,逆水格局的陰宅和陽宅對於催貴、催富極快。然:風水之事最忌的是一個「貪」字,「貪」字讓很多人迷失了本源、「貪」字讓很多人不顧一切去冒險、「貪」字也讓很多人傾家蕩產,「貪」字是風水之事的大忌,望有緣看到本文的讀者深思!!!因:風水之事絕非兒戲,比賭博還要嚴重千倍、萬倍,賭博輸的僅僅金錢而已。而風水之事說的嚴重點是拿身家性命、子孫後代的吉凶禍福做籌碼,這個分量之重可想而知!!!在此:我再次奉勸以風水為業的風水師為福主謀福時當謹慎萬千、考慮周全以免遺漏於萬一,這個因果實在是太大了!!!同時也奉勸天下的仁人孝子為祖先尋萬年佳城時更須謹慎,切記「貪」字、切記「病急亂投醫」,風水之事當以孝為先、以福德造化為憑,因地理風水之事存乎於天理、存乎於因緣造化!!!

唉...........又扯遠了!!!

在尋龍點穴中逆水格局的風水少之又少,合格的逆水格局的又更少、能達90分以上的逆水格局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而世人又往往因貪圖逆水格局的比比皆是。是的,誰都想速發、誰都想大富大貴、然假的逆水格局的危害之嚴重更是如利刃殺人不粘血!!!為此:本人以家傳所學及所歷的風水經驗來談談逆水格局的真偽,以便讀者共鑒之。

一、逆水格局以龍之真性情辨之為第一

龍順水隨順、龍無翻身之勢斷無逆結之穴,亦無逆結之堂局、無逆結的朝水。尋穴須觀龍之情意,切不可強做逆水之向、切不可認為穴前有當面朝而來之水就是逆水,當辨來水是刀還是金銀乎!否則福未至禍先臨矣。

二、逆水格局以穴後之鬼樂之正斜、厚薄為第二

直龍入穴而朝水的則龍亦逆水,無須鬼、樂。但天下直龍入穴而結逆水格局的是翻身逆結之真穴少之又少,大部分是橫龍結穴的較多。橫龍結逆水穴必須要有鬼樂,無鬼樂的是假穴,受不了當面而來的水朝,一衝即敗。

三、逆水格局以水為用神來水須有情朝穴為第三

逆水格局的以水為用神,其情在水、其神亦在水。來水須彎曲悠揚,彎曲悠揚為水有情、彎曲悠揚必有案山(不一定是案桌,如是案桌更佳),有案山阻擋則不會沖穴,悠揚彎曲則不會水破天心。彎曲悠揚水來切忌反跳,到堂而反跳之水為無情之水豈有融結真穴之理。

四、逆水格局以明堂闊大為第四

逆水局不懼明堂闊大,而懼明堂狹小。因逆水格局以得水為上,逆水而來明堂闊大氣聚明堂而不散,若明堂狹小則氣非聚非融而是直衝之煞氣為禍極深斷無結穴之理。

五、逆水格局以水口緊閉為第五

逆水格局的大部分是龍之盡處、臨水盡之山。下手砂往往短促,收水的力量不足。若水口不閉則散氣矣,散氣之地亦無真龍融結。

六、逆水格局亦穴前小明堂有餘氣為第六

穴前小明堂有餘氣方不至於臨水割腳,若無小明堂的唇托阻擋必是假穴無疑。

以上六要點缺一不可,否則可斷假穴,還有一些關於逆水格局的宜忌就不一一論述。真逆水格局發福大而且快而假逆水格局的危害更快也更深,逆水局猶如一把雙刃劍用之得當則以一當十、用之錯誤則傷己更深,所以:風水之事切忌「貪」切記、切記......!!!

以上所論為我一家之言,亦是家傳之精華之一,望天下的仁人孝子深思之!!!論述中有不足之處還請前輩們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