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礦如賭石,曾經的「香餑餑」如今成礦企業績下滑之「禍首」

2019-08-31     礦業匯

2016年初以來,鋰產品價格曾上漲一倍,且在過去十年中翻了近兩番。但2018年進入下跌通道。

以中國電池級碳酸鋰為例,8月28日,其均價為6.25萬元/噸,距離2018年的7.5萬-8.3萬元/噸下跌16%-24%,距離2017年高峰時的15.8萬-16萬元/噸深跌超一半。

紫色走向為碳酸鋰指數

買礦如賭石。隨著行情時起時落,國內鋰產業鏈巨頭天齊鋰業的業績也是跌宕起伏。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凈利潤僅1.93億元,較去年同期劇減了85.23%。但同期財務費用驟增至10.1億元,同比增幅超過6倍。

一、不斷擴張的鋰產業巨頭

1、首次收購,奠定國內大佬地位

天齊鋰業的前身是四川省一家縣級國有小礦廠,成立於1992年,名為射洪鋰業。2004年蔣衛平接收後改名為天齊鋰業。

2015年,天齊鋰業收購澳大利亞銀河資源有限公司旗下的張家港工廠,進行了自動化改造,目前全年可實現產量1.85萬噸,超過1.7萬噸的設計產能。

在買下銀河資源這條碳酸鋰生產線前,天齊鋰業還併購了澳大利亞泰利森。這一舉動真正奠定了天齊鋰業在中國地方民企中的大佬地位。

彼時全球最大的五家鋰企業分別為智利化工礦業公司(SQM)、雅寶、澳大利亞泰利森、美國FMC和澳大利亞Orocobre。這五家企業擁有的「四湖一礦」,提供了全球80%-90%鋰資源,擁有絕對的議價能力。

泰利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固體鋰礦擁有者及供應商,擁有全球儲量最大、品質最好的鋰輝石礦格林布希礦(Greenbushes)。

天齊鋰業通過其香港子公司——天齊集團香港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亞二級市場的操作,成為泰利森第二大股東,具有併購否決權。這一耗資38.76億元的「豪吞」也斷絕了雅寶下屬公司收購泰利森旗下礦產的可能。天齊鋰業也因此成為僅次於雅寶和SQM的第三大鋰生產商,改變了其一直依賴進口鋰礦石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全球鋰資源壟斷。

2、不被看好的二次「豪購」

泰利森雖是全球範圍內品質最好的礦,但其剩餘開採年限只有16年。天齊鋰業國內礦藏位於四川雅江措拉,但這是一個儲備礦藏。此外,它還持有西藏礦業的扎布耶鋰業20%股權,屬於鹽湖型鋰礦。

與此同時,國內新能源大踏步發展,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鋰電池也迎來發展的大好時機。鋰礦成為各大企業爭搶的「香餑餑」。


國內鋰產業企業中贛鋒鋰業(002460.SZ)、融捷股份(002192)、藏格控股(000408.SZ)、華友鈷業(603799.SH)等公司,分別圍繞鋰輝石礦山、鋰鹽湖、鋰雲母及其相關產業進行巨額投資和產能擴張。而提前布局的國內鋰業巨頭天齊鋰業則成為其中最耀眼的「明星」礦企。

天齊鋰業很早把目光注意到了遠在南美的智利SQM鹽湖型鋰礦。SQM控制的阿塔卡瑪(Atacama)鹽湖含鋰濃度最高、儲量最大、開採條件最成熟。

早在2016年9月,天齊鋰業就提交了收購Pampa公司的無約束力報價文件。經過2年堅持不懈等待機會,2018年6月,天齊鋰業發布了對SQM的收購方案,擬斥資40.66億美元(約合259億元人民幣),收購了SQM23.77%股權。加上此前的B類股,天齊鋰業合計持有SQM約25.86%的股權。

這場不被看好的收購被業界稱之為「蛇吞象」式收購,還收到了深交所關於收購資金來源的問詢函。天齊鋰業稱,共計籌措資金42億美元,包括自有資金約7億美元、境外金融機構籌資10億美元、銀團貸款25億美元。其中,自有資金占比僅為16.7%。

諸多業內人士對這一操作表示擔憂:如此舉債式併購,面臨很大的還本付息壓力。

二、市場遇冷,「舉債式」收購後日子不好過

前兩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爆髮式增長拉動動力電池產銷量增長,導致電池級碳酸鋰出現供應緊缺。受供需失衡影響,碳酸鋰價格從4萬多元一路飆升至2017年底的18萬元,正極材料企業現款採購甚至還買不到貨。2017年天齊鋰業入圍全球40強、董事長財富暴漲,5年營收增10倍,其凈利潤也達到15.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510.03%。

過去的2018年,碳酸鋰價格大幅跳水,其主要是因為供需關係的轉變。18年產能集中爆發,階段性過剩供應過剩;磷酸鐵鋰需求疲軟,影響上游鋰鹽需求。

此外,國家補貼政策向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傾斜,也是碳酸鋰價格走軟的重要原因。據了解,國家補貼新政將補貼金額與能量密度直接掛鉤,倒逼電池企業和主機廠積極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和整車續航里程,使三元動力電池需求占比快速提升,擠占了部分碳酸鋰市場。

碳酸鋰價格下跌一直持續至今年。今年6月以來,國內碳酸鋰價格再次出現明顯下跌。SMM(上海有色網)電池級碳酸鋰最新均價為62500元/噸,較6月初下跌約18%;SMM工業級碳酸鋰最新均價為54000元/噸,較6月初下跌約20%。導致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行業巨頭的業績進一步被拉低。

天齊鋰業的巨額債務、鋰行情不樂觀,面臨投資者所擔心的債務違約風險,或許會通過銀行借新款還舊帳。但這只是針對現象的猜測。但能確定的是,鋰價下跌、收購公司業績不及預期、財務費用高漲侵蝕利潤,天齊鋰業步子邁得太大,眼下的日子並不好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AQb6GwBJleJMoPMmAz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