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克里米亞舉行全民公投,就克里米亞的歸屬問題進行投票。投票結果顯示,96%的克里米亞民眾願意加入俄羅斯,兩天後與俄總統普京簽署了入俄條約。至此,持續了20多年的克里米亞爭端終於落下帷幕,普京也因此而聲威大漲。西方國家和烏克蘭表示強烈反對,但也無力改變克里米亞已成為俄羅斯一部分的事實。那麼,克里米亞有多重要,為何能引起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呢?
克里米亞是歐洲大陸深入黑海的一個半島,中間只有一條窄窄的地峽相連。它瀕臨黑海和亞速海,處於亞歐分界線關鍵位置,扼住了黑海中的大部分優良港口。從黑海出發,穿過土耳其海峽到達地中海,向西通過直布羅陀海峽可達大西洋,向南通過蘇伊士運河和紅海可達印度洋,地跨兩大洲,溝通兩大洋,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怎麼形容都不過分。
這樣的好地方,俄羅斯人早就看上了。1722年,彼得大帝揚鞭裏海,制定了一個偉大的設想:沿黑海和波羅的海向南北擴張,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堡和印度,成為那裡的主宰,讓士兵們在印度洋里洗靴。從地圖中可以看出,黑海是整個計劃的關鍵節點,而控制黑海的最好辦法就是控制克里米亞半島,克里米亞就是黑海中的一艘不沉航母。
彼得大帝在去世58年後得償所願,沙俄吞併了克里米亞汗國,將克里米亞半島納入統治,緊接著又吞併了烏克蘭和黑海以北的大片土地。在沙俄擴張和蘇聯崛起的過程中,克里米亞一次次證明了彼得大帝超前的戰略眼光。克里米亞成為俄國黑海艦隊的主要基地,威震歐亞,通航南北,像一顆釘子一樣楔在歐亞大陸上。在歐洲和中國復興之前,一直扮演著蘇聯橋頭堡和前哨站的角色。
蘇聯的解體令西方國家欣喜若狂。在他們的操控下,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俄羅斯沒有克里米亞,就如同美國沒有夏威夷,將永久地失去一個重要的海軍基地和中轉站。不幸的是,普京重新收回了克里米亞,並在刻赤海峽上修了一座跨海大橋。此舉可謂毒辣,它不僅加強了俄羅斯與克里米亞之間的聯繫,還對亞速海完成了全方位封鎖。
亞速海是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陸間海,其歸屬本來就有爭議。結果俄羅斯一座跨海大橋,直接把烏克蘭一半海岸線變成了內海線,烏克蘭東部的船隻要想出海,只能戰戰兢兢地通過俄羅斯控制水域,一個不慎就被拿住了命門。烏克蘭本就已經衰落,又失去了東部的港口,日子可是大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