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②丨七院天使|麥洲島的提燈大神(三)

2024-05-12     搜狐城市-東莞

原標題:「5.12」國際護士節系列活動丨七院天使|麥洲島的提燈大神(三)

是天使

- 也是人間的真善美 -

南丁格爾說

護士必須要有同情心

和一雙願意工作的手

護理工作的本質是

平淡和堅守

而平淡和堅守里也有著

意外的驚喜

當你參與護理的病人

逐漸恢復健康時

當善解人意的病人

關心你時

當病人康復出院對你的護理

表示感謝時

護理工作的價值

總在默默散發光輝

時值5·12護士節即將來臨

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

開設「七院天使」專欄

演繹平凡中的精彩

展現堅守中的感動

激勵護理工作者勇毅前行

繼續以點滴提升的細節

為醫院高質量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01

長達32年的陪伴,

做患者的堅強依靠

劉建良

主管護師

醫學影像科護士長

從事護理工作32年

今年2月,劉建良正式退出了熱愛並堅守了30多年的臨床護理一線,「轉戰後方」。如今,他是醫學影像科的一員,在新的崗位上,以新的方式繼續盡心盡責。

在過去的歲月里,這位眾多護士口中的「老劉」,在工作中做得最多的便是巡查病房,與病人拉拉家常,聊聊病人住院後的感受。作為院內為數不多頗有年資的男護士,在重症病區,即使不是他輪班,也會有不少年輕女護士請求他陪同一起巡查,因為她們知道,萬一發生突發情況,老劉也一定能處理得妥妥噹噹。工作這些年,老劉變成了病人們最熟悉的面孔之一,有的甚至與老劉有了十餘年的交情。

一位罹患精神發育遲滯的病人,從十幾歲入院一直住到近三十歲,隨著身體的長成,脾氣也越發隨性,有時候甚至會撕爛衣服或被單,常與其他病人發生衝突。但在老劉面前,他總是表現得很安靜,從不發脾氣。在他的眼裡,老劉是唯一熟悉的人,也是唯一能讓他信任的人。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醫療、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常護理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護患矛盾,加之患者處於發病期,會出現一些語言暴力或行為暴力。劉建良根據自身的經驗,整理一套名為《護士如何處理工作中的暴力行為》的課件,以實例、視頻等方式簡要而生動地講解了臨床護理工作中如何規避和應對暴力行為。在他看來,保護約束是壓箱底的辦法,最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和判斷,安撫為上策,將暴力傾向提前規避。這更需要護士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在護理之外,更要懷有一顆愛心,主動關心和陪伴這些被病症所「役使」的人。

轉入醫學影像科工作後,劉建良一直堅持親自接送病人,從病區接來進行CT或心電圖等檢查,完畢後再送回病房。這份陪伴,是劉建良32年來從不間斷的關愛,與病患同心,得到患者、家屬、同事的讚譽。

02

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每天綻放新精彩

林清雲

主管護師

醫保辦護理工作者

從事護理工作31年

東莞的城市口號是「每天綻放新精彩」。對於林清雲而言,這也是自己的奮鬥目標,每天都在關注、學習、探討、實踐新的知識,不斷充實平凡的生活,在歷練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從1995年進入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後,林清雲的院工作生涯分為兩段,前半段專注於臨床護理,後半段則是全力支持臨床護理,包括財務、醫保、物價等,在不同的行政部門工作中,林清雲學習了不同於護理的知識,同時收穫了不同於護理的成果,讓自己眼界更開闊,技能更廣泛。

「開始轉崗那一會,我是不適應的。」林清雲笑道,對於護理,她「閉著眼都能幹」,對於轉崗後的工作,她也是「閉著眼也能幹」——因為睜著眼也是看不懂。在回憶起曾經的那段過往,她用了很幽默的語氣,林清雲其實暗地裡下了很多苦工:為了熟悉財務的基本原則,通宵達旦;為了解國家的醫保政策,廢寢忘食;為了弄清物價的定價流程,夜以繼日······才逐步將工作中的細枝末節捋順理清。「這些工作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內容是不斷更新的,如果自己沒有把它理解透徹,就沒法指導、要求其他人來遵循這些流程規則。」

林清雲也算是院內有名的「多面手」了,既能參與臨床護理,又能完成後台流程,對政策了如指掌,對規定滾瓜爛熟。回想起來,林清雲很慶幸自己在骨子裡有著一份執拗的堅持,無論是多困難複雜的工作,她都堅持了下來;另一方面,林清雲也很慶幸自己曾有過護理工作的經歷,「因為後台工作都是服務於臨床,不熟悉臨床,就很難找到後台工作與臨床工作的結合點,那麼就更加沒辦法做到有效支持一線工作。」

如今,林清雲在新崗位越發得心應手,但她從未忘記,時時更新的政策與規定,一定要做好與一線醫務工作者的溝通。每天,她都在「美化」,綻放精彩。

03

學會「觀察」,

讓她成為了安全「哨兵」

肖李莉

主管護師

成癮醫學科護士長

從事護理工作26年

工作多年,肖李莉曾見過各種各樣的成癮患者,其中約有九成是酒精成癮,患者喝醉時胡言亂語、戒斷時渾身難受的場景,幾乎每天在科室都有上演。正因如此,她練出了一雙「火眼金睛」,「要學會觀察」成為她日常工作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是的,在成癮醫學科,學會觀察是護士們必備的工作技能,患者在酒癮戒斷過程中會伴隨譫妄、功能紊亂、幻視幻聽等症狀,可能發生暴力行為、自傷輕生、意外受傷等,傷人又傷己,足以可見觀察、預判病情是何等的重要。做好觀察,就可以在這些危險症狀出現前儘早干預,做好約束,「同時還要做好藥物治療、監測生命體徵等,這些都需要護士進行細緻的觀察,容不得半點疏忽。」

肖李莉尚未積累豐富工作經驗的那會兒,也曾吃過不少苦頭,教訓和經驗成為她職業生涯的寶貴財富。作為一名護士長,工作時不僅要考慮病人的安全,還要確保護士的安全,「雙重安全」是肖李莉二十多年來的經驗總結,也是繼承前輩的行業智慧,更是傳授於後輩們的至理名言。

「精神科的護士所具備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很強,基於工作性質不怎麼接觸正常人,所以通常找對象都有點困難,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看到這麼多的女性投入到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來,真的有時候特別佩服你們。」聽到這些肖李莉常常笑一笑。

肖李莉是個名副其實的「醫二代」,父母都曾是東莞市新涌醫院(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前身)的老一輩醫務工作者。兩代人將自己的青春與熱情,奉獻於東莞市精神衛生事業之中,在七院成為一段佳話。「也許也是受父母的影響,一直對醫務工作有著很濃厚的興趣,畢業就來到了七院,沒有太多的雜念,不知不覺二十幾年。」提及自己的這份特殊「資歷」,肖李莉更多感受到的是一份驕傲,是「醫者父母心」的情感傳承,更是「為人民服務」的職責擔當。

來源:東莞市第七人民醫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90fa3edda6d4fd9a58b2d5eb695f9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