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DRAR收到DRKR?男子買到假冒洗面奶維權難

2024-10-28     大眾網

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張珈瑋 記者 儀首歌 報道

10月24日,廣東揭陽的消費者魏先生反映,他在某視頻平台購買了一款潔面泥,使用後出現面部紅腫。魏先生在維權時發現,商家未公示營業執照等信息,諮詢平台也未能提供,並且該視頻平台否認商家所售賣的商品為假貨。之後魏先生向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卻遭到了拒絕。

買的是DRAR,收到的卻是DRKR

魏先生告訴海報新聞記者,9月4日,他在某視頻平台的世希食品旗艦店購買了一支「DRAR葉綠素胺基酸潔面泥洗面奶」,收到貨後,卻發現商品名稱是「DRKR葉綠素胺基酸細嫩潔面泥」。魏先生使用後,臉部出現紅腫現象,不得不前往附近的診所就醫。

記者在電商平台上查詢發現,這兩款潔面乳的批准文號完全不同,在成分和功效上也存在較大差別。但肉眼看上去,二者包裝區別不大,極易讓人混淆。

山東國耀琴島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宇表示,該網友購買的是DRAR,商家的宣傳也是DRAR,而該產品卻是模仿DRAR產品的外部特徵,藉以冒充別人產品。經查,兩者的備案號、生產工廠均不同,產品成分表也不相同,可見商家售賣的為假冒產品。

商家資質居然是空的

在與視頻平台客服溝通的過程中,魏先生要求平台按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進行賠償,但平台拒絕了他的訴求,表示「只能賠付平台30元無門檻優惠券」。

魏先生介紹,本來他想通過相關政府部門維權,但是在平台商城卻找不到該商家的工商信息。魏先生無奈地說:「我不僅找不到這個店鋪的營業執照,而且多次向店鋪客服索要相關工商信息,得到的回覆只有『稍等』。」

10月25日上午,海報新聞記者在該視頻平台上查詢獲悉,魏先生投訴的世希食品旗艦店,評分為4.3分,已經持續經營148天,商家資質營業執照顯示為空白。之後記者聯繫該平台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只有當事人致電才能回復」。記者又詢問為何店鋪未提交營業執照也能開店,平台回應「已將店鋪記錄,需要查詢後回復」。

但是截至記者發稿前,該視頻平台並未有進一步回復。

電商已被市監部門列入異常名錄

與商家、平台溝通無果後,魏先生來到揭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投訴舉報。不過,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平台歸屬地在上海,他們無法處理。

隨後,魏先生又在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進行投訴,得到的回覆卻是:「對該舉報內容的調查、認定和處罰應由入駐商家實際經營地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

由於找不到商家的營業信息,導致魏先生陷入困境,無法繼續維權。

令人感到蹊蹺的是,此前一直查不到任何工商信息的商家,卻在海報新聞記者介入採訪的當天,其營業執照等信息竟然出現在了該視頻平台的「商家資質」一欄里。

信息顯示,這家售賣問題產品的電商公司名為「昆明藹噶商貿有限公司」,註冊時間為2024年4月7日。記者在企查查上查詢發現,該公司未留存電話,且存在經營異常。2024年9月3日,昆明市西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該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海報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魏先生維權期間,該電商並未間斷經營,仍在該視頻平台售賣同款潔面產品,只不過更換了商品圖片和名稱,將「DRAR葉綠素胺基酸潔面泥洗面奶」改為了「DRKR葉綠素胺基酸細嫩潔面泥」。

據了解,2019年,央視曾就該視頻平台三無假貨亂象進行了曝光。根據當時消費者的投訴來看,他們與魏先生的遭遇幾乎一樣,不僅買到的是假冒偽劣、貨不對板的爆款美妝產品,而且還維權無門。5年後,該問題仍未得到整改解決。

山東國耀琴島律師事務所律師趙胤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十五條規定,世希食品旗艦店應當在店鋪信息中公示營業執照等信息。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該視頻平台應對經營者公示營業執照等信息進行監督。網購平台對入駐商家的商品信息具有審查義務,平台作為電商購物服務的提供者,雖未直接參與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但是其對商家具有一定的監管職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8536e1db88c4a8bdfdb130b4b4a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