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閒置資產有待活化利用
「近年來,我們加快商丘古城保護性修複利用,持續實施湖城共治,古城內城、城湖、城郭『三位一體』的獨特格局完美呈現。但是,城外東北片區和城內西北片區有很多閒置資產,在資源開發、管理、規劃等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1月12日,市人大代表、睢陽區古城街道黨工委書記侯博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很有必要對古城現有資源進行規劃升級,活化利用,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新亮點,實現可持續發展。
統籌謀劃,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國家城市更新政策指引,科學編制城市更新規劃,研究制定和完善相關領域的配套扶持政策,吸引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和「騰籠換鳥」。同時,建立健全開放共享、多方參與的營建機制,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創新可持續的價值實現路徑。結合實際,引進品牌項目和專業運管策劃團隊,量身定製古城特色商業。
完善機制,助推業態升級。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引導區域內現有商家店鋪轉型升級,增強古城業態層級。梳理城湖區域商業綜合體運營狀況,著力推動非遺文化、特色美食、網紅小店等與現代商貿有機結合。在扶持重點商業項目的同時,對業態低下、運營困難或債務纏身的老舊商業綜合體進行針對性的紓困解難和提升改造。
活化利用,做好保護傳承。城外東北片區和城內西北片區有不少建築,針對已徵收未拆除建築,可進行改造或重建。針對未徵收建築,可以鼓勵居民打造成特色民宿。政府可以出台相關政策,對民宿的建設和運營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凝聚古城人氣 恢復古城活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一城閱盡五千年」為主題,持續推進商丘古文化旅遊區5A級景區創建,打造區域旅遊目的地。
「古城街道正在全面落實省、市、區關於商丘古城保護管理建設工作的重要指示,以5A級景區創建為契機,以古城歷史文化傳承與遺產保護為主線,以凝聚古城人氣、恢復古城活力為目標,緊緊圍繞『古城風、現代味、人間色、煙火氣』的發展理念,實現商丘古城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1月12日,人大代表、睢陽區古城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侯博介紹。
「我們正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古城升騰的『煙火氣』和美好的『人間色』。」侯博說。
2023年圍繞古城文化工作,睢陽區古城街道辦事處具體做了四項工作:一是做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按照真實性、整體性、生活延續性和漸進改善性的原則對北城歷史文化街區、南城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整體保護,確保把古城歷史風貌保存下來,把獨特格局和歷史文脈延續下去。二是挖掘廉潔文化。依託古城悠久的歷史文化,以紅色廉潔元素,家規家風,墨子、沈鯉、侯恂等歷史先賢,明清「三宋」宋纁、宋權、宋犖和睢陽忠烈張巡廉吏故事等內容精心打造「廉潔文化一條街」和睢陽廉潔文化主題公園、察院廉政教育示範基地、廉潔機關、廉潔社區等陣地建設。三是植入文化業態。把「古城保護利用」納入睢陽區「1234N」發展戰略的布局之首,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龍頭,圍繞「T」字型步行街打造、古城業態優化等工作,植入演藝演出、民宿民俗、特色餐飲、文旅文創等40餘新業態。其中,府衙影視城項目已於2023年國慶節對外開放;「大宋風華」特色旅遊文化街區項目打造多元化「沉浸式」體驗消費場景。四是豐富文化活動。為打造古城活力、深入挖掘古城歷史文化內涵,先後承辦了「聆聽古城 品味美好」年貨大集、「古商丘 星活力」2023中國旅遊日主題季暨商丘古城文化旅遊季、2023商丘古城廣場文化演出季系列活動等大型活動40餘場。2023年春節、五一、國慶節期間,共接待遊客190餘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
來源:商丘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