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眼鏡14年,我又近視了

2023-07-14     39深呼吸

原標題:摘掉眼鏡14年,我又近視了

作者|梁中明

編輯|廖穎瑤

封面|站酷海洛

劉嘉偶爾會這樣想:人類應該進化出第三隻眼睛的,就跟二郎神一樣,這樣就可以一邊看手機一邊安全地走路。「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個說法已經用得太濫,劉嘉現在覺得,「窗戶」太忙,很難擦得明亮映照內心。14年前她剛大學畢業,做了雷射近視手術後安然度過了很長時間,但近幾年出現視力回退的情況。

治療近視的雷射手術在1993年被引入中國大陸,到今天恰好是30周年。劉嘉這十幾年來所看到的,算得上是一份 資深近視者的總結彙報

01

30年來,在人的眼角膜上「開光」

2009年大學畢業後,劉嘉在媽媽的建議下準備去做近視手術,當時她近視左眼950度,右眼850度,雙眼都有散光:左眼250度,右眼100度。

一拿下眼鏡,劉嘉的眼睛裡基本只能感受到光,世界一團迷糊。有些她心儀的工作,都要求應聘者視力正常或者註明上班不能戴眼鏡。她覺得很遺憾,媽媽看著難受,就說:「要不你去做個手術吧,我出錢。」

那時 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在中國大陸興起已有一段時間,很多學生都加入到「摘鏡」大軍里。 手術實際上是通過雷射人為地削掉一部分類似「凸透鏡」的眼角膜組織,從而製作一個「凹透鏡」,相當於在眼睛上切除一個小型鏡片的形狀。

雷射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當準分子雷射被發現能夠精準切削角膜後,準分子雷射光學性角膜切削術(PRK)應運而生,近視矯正進入雷射手術時代。/ 站酷海洛

「一分鐘摘掉眼鏡」,這種誘惑讓很多近視者都難以不動心。然而要摘掉眼鏡所付出的代價也不菲,劉嘉做手術和藥費支出,要花了7000多塊錢,而且術前術後的檢查和護理要非常仔細。

劉嘉當時最擔心的,是手術一旦失敗,會不會導致失明,另一方面,手術後視力會很快反彈嗎?

術前檢查包括很多環節:裸眼視力、眼底是否病變、角膜厚度、淚點、主視力眼、校準焦距、紅綠顏色、清晰度、對比度等等。劉嘉還記得當時的術前練習:將自己的手向前平伸豎起食指,然後睜大眼睛盯著指尖不眨眼一分鐘。

近視手術並非人人都能做,需要通過全面專業的術前檢查和評估。/ 站酷海洛

一個星期後,劉嘉去做手術。在一個小黑屋裡(手術室)里進行各種消毒之後,她戴上了一個眼眶固定器。做好所有準備後,醫生下令,雷射就來了。劉嘉全程盯著一個固定的紅點,可以聽見雷射打下來噼噼啪啪的聲音,紅點不刺眼,周圍像很多星星一樣不斷地快速閃爍。 左右眼分開做手術,左眼52秒搞定,右眼是48秒。

做完手術後,劉嘉兩隻眼睛被紗布蒙住,三天內不可拆開。拆了紗布後,每天還得塗上指定的藥膏。醫生要求劉嘉,兩周內不能看電視、看書,每天要早睡,堅持塗藥膏一個月、滴眼藥水三個月,準時回醫院檢查。

02

保護視力,易說難做

這些年來劉嘉耳邊還時不時迴響起醫生當時的叮囑: 少看手機、少打遊戲、在光線充足的地方看書、每隔一小時就向遠處看、堅持做眼保健操……

都是護眼的老生常談了,方法基本不變,但在劉嘉做完手術後的十幾年來,近視手術在一路快速升級。

2005年,中國大陸開始引進飛秒雷射儀來治療近視。時至今日,主流近視手術已發展為三種模式: 經上皮準分子雷射角膜表面切削術(Trans-PRK)、飛秒雷射輔助製作角膜瓣聯合準分子雷射角膜基質磨鑲術(FS-LASIK,即半飛秒)、飛秒雷射小切口角膜基質透鏡摘除術(SMILE,即全飛秒)。這三種手術可以理解為在人眼的角膜上通過雷射製作一個「眼鏡」。

近幾年還出現了治療近視的 晶體植入手術,將帶屈光度數的人工晶體植入人體眼球內,相當於把一種特殊的隱形眼鏡安裝到眼睛裡,可以保留角膜和眼球結構的完整性。如果術後出現嚴重不適,可以將晶體重新取出。 然而這種手術並非一般人可以消費得起,一個晶體植入術前前後後要花費3萬元左右。

ICL晶體植入術又叫有晶體眼後房型人工晶體植入術,與雷射和其他切削眼角膜組織的手術不同,它不切削角膜,通過微創手術將晶體植入眼內,對角膜無損傷。/ 圖片翻拍自專業眼科醫院宣傳冊

相比之下,全飛秒雷射手術對一隻眼睛的手術時間只需要十幾二十秒,整個費用在15800元左右;而「半飛秒」費用在9800元左右,相對來說比較平民化。

「全飛秒」手術原理。不同度數及角膜形態的近視者,適合的手術方式不一樣,需要專業眼科醫生根據具體檢查結果權衡利弊而做出建議。/ 圖片翻拍自專業眼科醫院宣傳冊

劉嘉當然沒有想過近視手術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她還沒搞清楚全飛秒與半飛秒的分別。技術日新月異,以前她檢查淚點和眼睛承受壓力,醫生是實打實地用軟物觸碰眼膜的,而現在,用的是空氣槍。

她最大的察覺是,自己的眼睛又開始模糊了。「大概最近3到4年手機用得多,加上懶惰了不經常做眼保健操,工作要熬夜,視力又下降了。」她說。

生理性的再次近視,多為用眼不注意引起。/ 站酷海洛

去年一份《大學生選擇飛秒雷射近視手術矯正視力調查研究》結果顯示, 32.06%的受訪者在接受手術後出現視力回退。這其實很易理解,近視手術並非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早有眼科醫師曾經提醒, 雷射手術只能矯正人們已經存在的近視度數,而不是讓近視不再發生,如果手術後不科學用眼、用眼過度,再次近視的可能性很大。

醫生苦口婆心地做科普指引,然而要做到科學用眼、不過度用眼,對現代人來說實在太難了。 劉嘉將自己重新近視歸咎於看手機太多,實際上很多人都無法避免這個陷阱。

中國睡眠研究會2021年發布的數據顯示,61%的國人會在睡前玩手機,長時間關燈玩手機,可能會讓眼睛有異物感和乾澀感。/ 站酷海洛

劉嘉做近視手術的2009年,中國網民規模是3.84億人,而今年2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我國上網人數已達10.67億人,其中手機上網人數為10.65億人。有報告顯示, 中國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長接近5個小時,大部分用戶玩手機主要在刷視頻上。

這只是劉嘉等近視大軍日常用眼的一個方面。與之伴隨的是中國長年穩居世界前列的近視率:2009年相關報告顯示我國近視人數為4億人,2022年近視人數已上升到7億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 2020年發布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眼總體發生率為53.6%,大學生總體發生率超90%。/ 央廣網截圖

今年4月,劉嘉去了眼科醫院做了一次檢查,發現左眼近視225度,散光50度;右眼近視50度,散光125度。

劉嘉安慰自己:「不過不影響正常的生活,看遠處的東西就稍微感覺模糊了一點,看燈光就有點星星和重影,影響不太大。」

醫生對劉嘉說,如果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就沒必要做二次加強型手術,有必要的話戴眼鏡就可以了。 「二次手術會有較大風險,況且我也未必適合二次手術。」她說。

現在劉嘉覺得,近視實在影響生活的話,自己就重新戴回眼鏡吧。「還是要注意用眼。」已經撇掉14年眼睛的她說。但很大可能,也只能說說而已。

(文中劉嘉為化名)

RECOMM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8238066e561f1557d01c83199728c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