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示獲獎機率和數量,「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被罰5萬元

2022-04-06     消費者報道雜誌社

原標題:未公示獲獎機率和數量,「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被罰5萬元

按:

今時今日,你還喜歡買盲盒嗎?

近日,天津泡泡瑪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行政處罰信息,因「在銷售過程中沒有公示獎品的獲得機率和獎品數量」,被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

公示信息顯示,此次行政處罰的處罰理由是違反《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第十三條第一款。

據了解,《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要求,經營者在有獎銷售前,應當明確公布獎項種類、參與條件、參與方式、開獎時間、開獎方式、獎金金額或者獎品價格、獎品品名、獎品種類、獎品數量或者中獎機率、兌獎時間、兌獎條件、兌獎方式、獎品交付方式、棄獎條件、主辦方及其聯繫方式等信息,不得變更,不得附加條件,不得影響兌獎,但有利於消費者的除外。

事實上,這並不是泡泡瑪特第一次受到行政處罰。2021年12月10日,天津市濱海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價格法相關規定,對天津泡泡瑪特公司處以5萬元罰款,理由是該公司「利用虛假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與其進行交易」。

2021年3月,《消費者報道》選購了泡泡瑪特、若來、迪士尼、名創優品、故宮、嗶哩嗶哩等10個品牌共50個盲盒,對其塑化劑、重金屬、甲醛、小零件、外觀、做工、性價比等7個項目進行了檢測或評價。結果顯示,泡泡瑪特評分8.7分,雖檢出重金屬,但符合歐盟標準。

本刊將檢測結果及盲盒是否屬於玩具、如何看待市面上隱藏款價格翻倍的問題知會到企業。泡泡瑪特回複本刊稱:「泡泡瑪特的所有商品製造標準均嚴格遵循國家相關標準;泡泡瑪特盲盒產品包裝上都在顯著位置用明顯大於其他說明的字號標註了「包裝內含有小零件,請勿吞食。本產品僅適用於15歲及以上人士」;泡泡瑪特的產品不具備功能性,消費者購買後主要用於收藏和展示,因此屬於模型類;泡泡瑪特不參與產品二手市場經營。」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泡泡瑪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11月29日,法定代表人為司德,註冊資本為500萬元。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廣告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等。該公司由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2020年12月,泡泡瑪特在港交所成功上市,被稱作「盲盒第一股」。不久前,泡泡瑪特公布了2021年全年財報。該財報顯示,2021年泡泡瑪特實現營收44.9億元,同比增長78.67%;調整後凈利潤10.02億元,同比增長69.6%。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780ca629eac53a4115ecb9b6709fd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