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過才知道,在省內上大學和去省外上大學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學習計劃表完整版,可列印

2023-05-09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原標題:痛過才知道,在省內上大學和去省外上大學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學習計劃表完整版,可列印

多少人對「好男兒志在四方」這句話存在誤解,覺得好男兒就應該四海為家。

但其實這句話真正的意思是好男兒應該志向遠大。

對高考生來說,之前的18年時光多半是在父母身邊度過的,即便是住校生一周也能回家一次。

但是高考之後, 多半考生則要離開父母的身邊去到不同地區的大學裡生活。

如果選擇了省內的大學,放假回家的次數還會多一次,如果選擇了省外的大學,放假回家的次數則少之又少。

那麼,在高考填報志願環節, 考生應該選擇省內還是省外的大學呢?

- 1 -

多年後才知道,在省內和去省外上大學的差距明顯:

差距一,省內大學在省內的招生名額更多,省內考生更有優勢。

舉個例子,一所普通本科大學的某專業在省內招生可能有100人,但省外同層次大學的同專業,招生可能只有2人。

差距二,考生選擇省內大學對成為公務員更有利。對於想要通過選調生考試成為公務員的考生來說,就讀於省內大學的考生,報名時可以享受更多的優勢。

差距三,在省內就讀大學,假期回家會更方便。雖然交通很發達,但是車費、時間、精力都會成為你回家的阻力,所以選擇省內大學的考生,回家自然是會更方便的。

差距四,飲食氣候生活習慣等差距,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窩」,外面的城市即便再好,也不一定能住的習慣吃的習慣,所以在省內上大學的考生,會更舒適一些。

差距五,省內大學數量有限,選擇會受限制。省內大學再好,但是如果只盯著省內大學看,必然會在選擇時受到限制,大學受限制就容易導致專業受限制。

差距六,在省外上大學容易,留在省外卻很難。去省外上大學的學生,在實習期間會犯了難,留外省實習和回老家實習都有弊端,而如果經濟條件一般,想留在省外更是難上加難。

綜上所述, 考生無論是報考省內的大學還是省外的大學,都是有利有弊的。

而不同學生的情況不同,所適合的選擇也會更不同。那到底應該如何報考呢?

- 2 -

考生到底應該報考省內大學還是省外大學?

首先,要考慮省內的高等教育資源。如果考生本身就在北京上海江蘇這類高等教育水平很高的地區,省內大學的可選性就已經很高了,自然沒有必要捨近求遠去選擇省外大學。

次,要考慮省內的經濟發展情況。如果考生在甘肅、青海等經濟發展情況不太好的地區,那日後在省內發展的前景會不太好,反之如果在廣東浙江等地,即便出省,日後可能也會回來。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再次,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情況。如果日後想要安安穩穩地當個公務員或者考個事業編制,選擇省內的大學就可以,但如果日後想要進入大型企業當白領或者自主創業,要選擇大城市的大學。

最後,要考慮家庭的各方面情況。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那在大城市很難安家,不建議去冒險。如果父母身體不太好,需要人照顧,更應該首選省內的大學。

- 3 -

省內大學和外省大學各有利弊, 考生要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多年後我們才知道 ,在省內上大學和去省外上大學的差距明顯,不是一星半點,選錯悔不當初,不要等到痛過才知道。

但對考生來說,高考分數才是選擇大學的前提條件,如果高考分數夠高,省內省外皆有適合你的大學。

所以高中生們,你們所擁有的的今天是多少人回不去的明天,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寶貴時光, 認真接受教育、找對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率、穩定考試前的心態,爭取在高考中一鳴驚人。

制定一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表,學習起來的時候事半功倍,學習效率也會提高很多,將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習成績,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實用的學習計劃表 ,各個階段都包括,一定要收藏好,以防需要的時候方便找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62c471fe9686470170157372134a4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