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工被卡脖有多可怕?我軍驅逐艦患上「心臟病」?怎麼治好的?

2024-09-03     三金武器說

在現代軍事領域,軍工技術的自主掌控直接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國防安全和軍事發展。當軍工技術受到制約,特別是關鍵技術被「卡脖子」時,其後果可能是致命的。

那麼,您知道軍工被卡脖子有多可怕?以及我軍驅逐艦患上「心臟病」?怎麼治好的?

軍工技術被「卡脖子」,意味著一個國家在核心技術領域依賴他國的供應鏈,而一旦供應鏈中斷,整個國防工業和軍事能力都可能陷入癱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許多國家通過進口關鍵技術和零部件來滿足軍工生產的需求,但這種依賴也帶來極大風險。

以中國為例,在其現代化海軍建設過程中,曾一度依賴從美國、烏克蘭等國家進口動力系統和其他關鍵設備。

來隨著國際關係的變化和地緣政治的緊張,這些關鍵技術和設備的供應往往受到限制,甚至被完全中斷。這種情況會影響中國的軍事裝備生產以及國家安全。

當一個國家的軍工技術被封鎖時,短期內可能通過其他渠道或替代品暫時維持生產,但長期來看,技術封鎖會對軍工行業的整體發展造成嚴重阻礙。

首先,技術封鎖會限制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進度,導致軍工產品更新換代緩慢,難以應對日益複雜的軍事需求。

其次,技術封鎖還會限制軍工行業的創新能力,使其無法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進而影響整個國防工業的競爭力。

面對技術封鎖,軍工行業的自主研發顯得尤為緊迫。只有掌握核心技術,一個國家才能在國防建設中立於不敗之地。自主研發,不僅能夠擺脫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還能提升軍工行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為未來的軍事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近年來,中國通過加強自主研發,逐步擺脫了對外部技術的依賴,特別是在關鍵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這一過程中,中國不僅實現許多關鍵技術的突破,還培養一大批高素質的科研人才和技術團隊,為軍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此時,還要在分析一下:我軍驅逐艦患上「心臟病」,您知道這個「心臟病」是什麼嗎?

在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中國海軍驅逐艦的發展曾因動力系統核心技術受制於人,而陷入困境。

這一困境被形象地稱為「心臟病」。具體而言,中國早期驅逐艦的動力系統主要依賴於從美國進口的LM-2500型燃氣輪機。然而,由於中美關係的惡化,美國終止這一燃氣輪機的供應,導致中國海軍新型驅逐艦的建造計劃被迫中止。

這一事件暴露了中國在動力系統方面的技術短板,也讓中國海軍意識到:依賴進口的動力系統在未來的發展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隨著,美國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中國海軍的「心臟病」問題愈發嚴重,直接影響052型驅逐艦等重要裝備的研製和生產。

動力系統被稱為艦船的「心臟」,它不僅決定艦船的航速和機動性,也直接影響到艦船的整體作戰性能。

以052型驅逐艦為例,該型艦是中國海軍為實現現代化而研製的第一代新型驅逐艦,原計劃配備從美國進口的LM-2500型燃氣輪機。然而,由於美國終止供應,052型驅逐艦的建造進度受到嚴重影響。這一事件讓中國海軍陷入「心臟病」困境,也凸顯國產動力系統研發的緊迫性。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海軍不得不尋找其他替代方案,包括:從俄羅斯引進燃氣輪機技術,或者通過國內企業的研發努力,逐步實現燃氣輪機的國產化。可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國內相關技術尚未成熟,這一替代過程充滿了挑戰和不確定性。

最終052型驅逐艦的建造被迫推遲,直到新的動力系統方案得到驗證和應用。

但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採取多種措施來擺脫對外部技術的依賴,加強自主研發。如: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的結合、自主研發的動力系統突破、自主研發的戰略意義等。

總之:中國海軍驅逐艦「心臟病」問題的解決,標誌著:中國在軍工技術自主化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期間通過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中國不僅成功擺脫對外部技術的依賴,還在關鍵領域實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這一過程證明自主研發在國防建設中的戰略意義,也為中國軍工行業的發展指明方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61537d8fee896a2522575840153de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