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分封時並無秦國,秦國從哪裡來的,為何最後變成大國?

2022-08-12     生活像爬山

原標題:周武王分封時並無秦國,秦國從哪裡來的,為何最後變成大國?

秦王掃六合,最終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大一統國家,隨後北擊匈奴,使得秦朝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軍事政治強國。但是這麼強大的秦朝在分封天下時並沒有出現,所以秦國的強大可謂是「白手起家」。那麼秦國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他如何最後變成了一條黑馬,成為了一個大國呢?

周王滅商,建立周朝,史稱西周。隨後,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廣大地區分封給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後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保衛王室,但是這種制度天生便有他們的缺陷,那就是諸侯國的權力會很大,那也就造成了雖然在初期分封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後期則造成了分封割據的局面,更是導致了周朝的滅亡。

據相關典籍記載,秦國嬴氏的祖先是「秦非子」。相傳秦非子是伯夷的後代,現在是一個富家公子,但是這個富家公子卻對小動物很感興趣,特別是對於養馬,他完完全全在養馬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統。周孝王某一天去他的馬場巡視,很快便注意到了這個長得帥氣身材魁梧舉止投足之間透露著不凡氣息的「馬夫」經過一番介紹後便得知這個馬夫竟然是伯夷的後代。

好奇心驅使著這個君王隨機問了幾個關於養馬的問題,這個秦非子一一對答如流,而且言語動作不卑不亢。要知道,馬在當時可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而這樣擁有豐富養馬經驗和道貌岸然的「馬夫」可以充分地表現國家的對外面貌,周孝公便開始重用秦非子。

在秦非子的悉心照料之下,養出來的馬膘肥體壯,且個個雄赳赳氣昂昂,王公大臣見到這些馬後紛紛對此讚不絕口。歡喜至極的周孝王便將秦非子升至大夫,分封在了現在位於陝西省一帶的秦地。

而對於周孝王的這一舉措並不是一時興起,他也是有他的充分的考量。在當時的西北地區,西戎北戎經常騷擾西周的西北地區,而周孝王將秦非子分封在西北地區剛好可以利用騎兵的強大優勢鎮壓西北的軍患。

而在與西戎北戎的作戰中,秦國的軍事實力日益強大,但是秦非子卻在與西戎的戰鬥中戰死沙場。秦莊公即位後,誓死要為自己的曾爺爺報仇,在周密的計劃與準備之下,秦國與西戎再次發生戰爭,最後秦國戰勝,不僅滅了西戎,還將北戎也拿了了下來。

逐漸的,原本不受重視的秦國逐漸有了想要稱霸的想法。西周滅亡,在護送周平王遷都洛邑建立東周的途中,秦襄公護送有功,被周平王分封為諸侯,並獲得了破敗不堪的王畿地區,擁有了關中地區之後,秦國終於有機會在關中地區活動,秦國的機會終於來了。

秦穆公時,秦國廣招賢才,其中便有來自魏國的商鞅。而隨著商鞅變法的開始,秦國命運的轉折點才真正開始。商鞅變法奉行法家思想的嚴刑峻法,使得秦國內部的社會秩序異常安定,夜不閉戶幾乎是當地的常態,同時他又奉行重農抑商,這為對外擴張的物質供應提供了充足的基礎。

雖然商鞅最後車裂而死,但是他對於秦國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商鞅獎勵軍功大大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這也使得秦國的軍隊屢戰屢勝,同時在與西戎北戎作戰時的經驗使得秦國軍隊血性十足,有的國家甚至是不戰而敗。僅僅只是因為秦國軍隊的士氣駭人至極。

俗話說要成一事,光有「人和」是不可以的,還要有「天時地利」而秦國便是占據了這一點,首先是他的變法,在當時不止是只有他一個國家進行變法,其他國家均在進行變法或者改革,但是由於國家的基礎太為強悍,所以這些而國家變法均為失敗。而單單只有秦國,由於是新生國家,國家基礎較弱,所以對於變革往往是較為容易的,因此也為秦國順利開展變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再者便是時機問題,在戰國後期,已經稱霸後的諸侯國往往有一種怠戰情緒,而且都是在走極盛之後進而衰敗的下坡路,歷史發展的進程規律便是如此,極盛而衰。而秦國正處於上升時期,再加上秦國在當時幾代親王都是勵精圖治並且也是軍事謀略上的奇才,所以有利於進一步對外擴張,正因如此,秦國最後一舉滅了六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統一的大一統的封建王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5c9f634d4138c3bc45cb6c5a5faf253.html